夜啼
2019-04-18 本文已影响2人
小灰灰读书
【为什么夜啼】
1.宝宝的生物钟还未形成规律
从大约第7个月开始,宝宝的睡眠开始合并为上午、下午、晚上三觉。
但这种新的作息方式,目前还没有形成规律,所以宝宝晚上会醒过来,甚至哭闹。
家长可以把这个阶段看作是宝宝睡整觉的“实习期”。
2.外界对宝宝的刺激
宝宝晚上睡觉时盖得太厚或太薄,被褥铺得不平整或身上穿的小衣服过紧,都会引起哭闹;
宝宝饥饿或者吃得过饱,也会感觉不舒服而啼哭不止;
还有的宝宝夜间啼哭是因为缺钙,缺钙的宝宝不仅夜间常常会烦躁不安,还会出现多汗、枕秃、囟门迟闭等现象。
3.宝宝分离焦虑感的到来
入睡也是一种分离,分离焦虑引起的最常见睡眠问题,就是频繁醒来。
宝宝半夜醒来,只是为了确认妈妈是否在身边。
有分离焦虑问题的宝宝,还会在睡前大哭,难以入睡,因为他们担心自己闭上眼睛,妈妈就不见了。
【缓解夜啼的小窍门】
1.营造轻松、有安全感的环境
宝宝夜啼时,家长如果很烦躁,宝宝也会变得不安。
所以请家长抱着宝宝、陪伴他的时候,要放慢呼吸,让自己放轻松;
告诉自己“宝宝这个时期的夜啼是正常的”;
也可以借助家人的帮助,和家人一起耐心面对宝宝的夜啼。
2.让宝宝感受到家人的关怀
改善夜啼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让宝宝感觉到家人对他的关怀:抱抱他、轻轻地拍抚宝宝的后背、喂点温开水等,用宝宝喜欢的方式来陪伴他。
3.让宝宝的作息更规律。
宝宝虽然总是半夜醒来,但第8个月的宝宝晚上还是要确保9~10小时的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