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电影简书电影想法

杨德昌《独立时代》: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道德困境!

2017-11-08  本文已影响68人  张天福爱电影

一、

在众多优秀的电影工作者中,杨德昌是我接触到的少有的兼备艺术家和学者双重气质的导演,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总是能很直观地感受到他对社会现状的批判、焦虑和反思,对人性崇高的真善美的珍视,以及苦苦寻找出路(个人的或社会的)的那份情怀……因此,他也被称为“台湾社会的手术刀”,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顺便说一句,在目前的中国大陆,贾樟柯身上也兼备了杨德昌的部分属性,但其艺术成就和思考的穿透力与杨德昌相比,仍是稍逊几分!)

除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杨德昌的作品中,《独立时代》也是一部值得反复玩味的作品。这两部作品,可以说是他“台湾社会手术刀”和公共知识分子最恰当的诠释。

杨德昌和他的《独立时代》

影片取名《独立时代》,顾名思义,就是要探讨人或社会如何才能获得独立,或者是呈现不同人在寻求独立过程中的路径、遭遇和结局。

《独立时代》的开篇引用《论语》中,孔子和其弟子冉有来到卫国的一段对话。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便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看到卫国的情况,感慨道:“人口真多呀!”,冉有便问:“人口已经这么多了,(国家或社会)还要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呢?”

这段典故,正是影片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在社会物质文明昌盛,不用再为生存问题与残酷的自然法则对抗或妥协之后,人该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的提出,也刚好对应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独立时代》诞生于1994年,正是台湾经济腾飞之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与此同时,敏锐的杨德昌也发现了经济的昌盛背后隐藏着社会伦理道德的困境。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便是:中国儒家伦理传统如何面对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潮流?作为个体的人,如何在新旧交替、多元共存的文化形态中作取舍。

物质富足之后的伦理困境!

二、

在谈这部电影的内容之前,简单梳理一下中国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法则各自的内涵与区别。

中国儒家伦理,是以“父子”关系为本位的,并由此延伸出“君臣、父子、夫妻”等秩序分明的纲常制度。它注重宗族(或家族)和上下级秩序,把所有人都纳入到这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差序格局中。其精神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乃至周朝。在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形态相对稳定的农耕社会(大陆文明),这套制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深远地塑造了一个国家的国民性!

现代社会法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为主体,表现在家庭伦理中,是以“夫妻”关系为本位的,推崇自由、平等、协作、理解……资本主义发端于商业贸易(海洋文明),其精神可追溯到古希腊雅典时期。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这个制度自身也在发生演变,并不断对外扩张。但这种文化和思潮在向东方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常说的“西风东渐”),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们往往只学到了它的皮毛,导致盲目崇拜金钱,崇拜技术革新,欲望膨胀,向往自由,却漠视法则,不尊重差异……

《独立时代》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别开生面的台北“浮世绘”。

而在《论语》的原典中,孔子对冉有的提问其实已经做了回答。

子曰:教之。

大意是:在人口膨胀之时(人口膨胀的背后,是欲望的膨胀),物质昌盛之后,就要对他们进行教化。

对于一心想要恢复旧秩序的孔子而言,他所指的教化,当然是他那套“失传已久”的周礼,也就是后来演变而成的儒家文化。

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异化之路的。

三、

但,“文胜质则史”,礼教太过,往往扭曲人性,生出许多虚伪、怪诞、不可理喻的事端。

在影片中,富家女molly和阿钦因家族生意需要而联姻,但两人的婚姻关系却如同儿戏;琪琪和男友小明的情侣关系夹在父辈们的家族关系中左右为难、矛盾重重、难以喘息;molly的姐姐和作家的婚姻明明已经名存实亡,她却还要在节目中大力倡导传统伦理下的和谐家庭关系……

所有这一切,都在说明同一个问题:传统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已经走到了一个困境中。

这种困境,更无奈的表现是:如果真正按照孔子的教条,把它奉为生活准则和道德信仰,像影片中的琪琪那样,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在社会关系中表达着她的善意,由内而外地身体力行,在旁人看来,反而被误解成是一种“伪装”,让她百口莫辩。真可谓,真作假时假亦真!

那些已经摆脱了儒家伦理束缚的人,他们都去了哪里呢?

那个到处招摇撞骗的艺术家小波,看似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却整天沉溺于女色;小明的同事立人,心中从未有上帝,却打着上帝的名义勾搭路边的女孩;臭味相投的凯文和小凤,因对相同的利益追逐而走到一起,却彼此各怀鬼胎……

总之,当他们抛弃了儒家伦理传统,准备拥抱新时代的时候,却不约而同地陷入了不适与迷惘。

商业社会下,对真诚和孤独的体验。

四、

整部《独立时代》,导演抽丝剥茧,用他的手术刀,层层剖开生活和社会的本相,让我们看到:事实上,这种新时代下的道德困境造成的不适和伤害,人人都有体会,人人都在苦苦寻找出路。

Molly身上无处不在的孤独,导致她不断地从友情和爱情中寻找填补;作家厌恶妻子的世俗和虚伪,从家庭中逃离,选择独居;艺术家小波在追逐空洞的性欲满足中获得短暂的快乐……

最深刻地觉察到这种困境,并试图寻找解决之道的便是影片中的作家(作家的身份,某种意义上,同时兼有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气质,他们承担着为人类指明前进方向的使命。),他的思索和实践,也更有代表性。在路边与的士车相撞的那一幕,更像是一个哲学寓言。

如何才能从这种道德困境中走出来,获得救赎与独立呢?作家撞车后,终于领悟到:要建构一种合乎真实情景的道德秩序,必须先问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不是削足适履,无底线地拥抱一个已经僵化了的东西,把自己弄得很病态。

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因此,这个社会的伦理谱系也不可能是单一的、一层不变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社会才会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的形态,作为个体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和自由。但人们对真善美,对幸福和快乐的追求是共通的。

至此,影片终于为开头的伦理困境找到了一条出路,那便是: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在多元的形态下发现真善美,创造真善美!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文化目前在新时代下演变的路径:从儒家伦理向人文主义过渡。

不得不说的是,无论“人文主义”的概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它并没有东西之分,相反,它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世界性潮流。

这也意味着,只要符合人文主义精神,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西方思潮,都将被吸纳、被传承;反之,则会被历史抛弃。(此前,曾有人提出“新儒学”概念,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东方本土化的人文主义。)

换句话说,人文主义即是杨德昌在这次道德困境中找到的出路!

精神回归!

五、

我曾经在关于这部电影的推荐文中写道,虽然它诞生于二十多年前的台湾,但对当下的中国大陆,依然有现实的参照意义。

中国大陆由阶级革命转型经济建设,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物质成长,也正遭遇着杨德昌时代相似的社会处境和道德困境,而且,大陆还经历了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经历“癫狂”而成长起来的中国大陆,所遭遇的这种困境之苦,与杨德昌时代相比,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这么说,你很孤独咯!”

但是,反观当下,我们不禁要问,人文主义是否依然是解决之道,为我们指明独立之路呢?

我的看法是:即是,也不是!

说是,是由于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目前仍然没有获得彻底的解放、独立和自由,个人的价值依然没有得到充分地肯定,我们在作出多元文化的选择过程中,依然要承担过多的代价……这一切,都在呼唤人文主义时代的到来!

说不是,是因为与杨德昌时代的台湾相比,当下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甚至全人类,目前正面临着更复杂的处境。其中一个表现便是: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新算法等),将进一步瓦解我们辛苦建立起来的“人的意义”,作为个体的人,我们终将被抛进无意义的黑洞中!而这时,人文主义将失去他的群众基础和理论根基,最终被无情地抛弃!

到那时,人类将何去何从呢?

文章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中国神话:夸父追日!

夸父在某一天醒来,奋不顾身地追逐太阳,最后他累死了,倒下了,身体化作了山川河流!

这个自取灭亡的故事,或许就是在预言人类最终的结局吧……

哲学家对这个时代的审视和反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