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相信》,我才明白什么叫做从绝望中寻找希望(2)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你确诊了癌症,那天你会干些什么?下面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出去吃顿好的,然后该干啥干啥。有人说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吃饭,上班,睡觉。
说实话,这样平静如水的鸡汤语言,我是不太相信的。大家面对病痛,表现出恐惧,愤怒,哀伤,无助,任何一种负面情绪都是我们正常的反应。
但是看到《相信》这本书之后,我开始相信了人类内心的强大。蔡磊确诊后,和母亲相顾无言,最后想起自己接下来要做些什么呢?
他立刻想着自己今天下午已经约见客户,也可以不去,但是不去自己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事情。于是送母亲回家,就见了客户,谈好了项目,就直接表明自己患上绝症,能够相关工作一年时间,一年之后就不好说了,语气平静,像是讨论项目中的某一个细节。
然后和公司的各个项目负责人说出同样的话,交接了工作。很多人听到这样的描述之后,都会吃惊,语塞,然后就安慰自己,哭泣。蔡磊说:没关系,坚强一些,关键是把工作交接好。
当天想做的事情就已经做得够完美了,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呢?
电视剧《琅琊榜》中一句台词:不怕死,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蔡磊为了治愈自己的病情,也各种方法都试过,寻找过山中老道,秘林大师,各种风水迷信都试了一个遍,除了老和尚要他出家没有做,其他的都做完了,可是没有效果啊。
可是接下该如何呢?中西医素手无策,神仙鬼怪也纷纷观望,那就只能自救了。
于是,蔡磊开启了最后一次创业,全身心投入到渐冻症的治疗和研究中。这可是困扰了人类200年的世界第一绝症。有人把他的最后一次创业比作“骑自行车上月亮”,简直难于登天。
他利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联系了科学家,企业家,医学家,投资人等各界力量,搭建渐冻症患者的大数据平台,投身于科研团队,设立试验基地,推动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成立了公益基金,慈善基金,专攻渐冻症的信托基金。
蔡磊深知药物研发从开始到成功一半需要20年时间,自己大概率是等不到药物成功的那一天了,但是整个人依然保持着振奋,积极的状态,斗志满满,满怀希望。甚至宣誓要打光最后一颗子弹,把遗体捐给科研团队。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蔡磊就是这样的人,不断地突破创新,从0做到1,拓展人类的边界,扩大社会福祉,创造社会价值。
本书扉页有一句话:纵使不敌,也绝不屈服。
我读这本书时,常常泪流满面,于是在蔡磊直播间说起这件事,他的回答是:我希望读者看完不要哭,我希望他们能从中获取力量。
确实,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各种烦恼,也会遇到这种挫折。但愿我们都能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也要有纵使不敌,也绝不屈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