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禅
口头禅可能是很多人都有的。在百科词条中对口头禅分成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将口头禅分为下面两种:一种是主动型的;一种是应激型的。这两个类型都是我自己定义的,说不上权威,所以下面分别解释一下。
第一类,主动型口头禅。
这类口头禅是指一个人喜欢用某个词或短句来强调自己的意思,当然也有可能只是缓和一下话语的节奏。这种口头禅一般是发生在比较平缓的对话中,是说者表述自己观点或者想法时容易出现的。比如“你知道吗”,“听明白没”,“你懂我的意思没”,或如“说白了”,“跟你这么说吧”等等。这类口头禅只是个人的喜好,基本上是无可厚非的,有时候还能成为一个人身上有趣的特点,增加点他人评论时的乐趣。这类口头禅,有则有,无则无,总之无伤大雅。
第二类,应激型口头禅。
顾名思义,就是指那种突然看到、听到或者想到某种意外情况而脱口而出的口头禅,是一种应激模式。这种意外情况的意外程度可大可小,但都足够触发人们说出一句口头禅了。这种口头禅也是最常见的。这种口头禅主要是表达一种惊异感,所以通常比较简短,典型的便是国骂“他妈的”,以及“我”系列。
应激型的口头禅又可以继续细分为脏话类与非脏话类两种。
脏话类口头禅是最不可取的了。国骂以及“我”系列中的大多数,都属此类。这类口头禅,若太过随意地出口,有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有一次用滴滴打车,司机第一次联系时问了我所在的位置,过了几分钟没到,又打电话来问我具体位置,我当时随口就来了句不算太明显的“我操”,又说一遍地址,但就是因为这个“我操”,对方明显不乐意了,说我竟然带骂人的,我赶紧解释说不是针对他的,只是口头禅。但是对方已经挂了电话了,然后还取消了订单,不来接我了。虽然重新打个车很容易,但这事还是让我好好地反省了一下。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
在顾客至上理念流行的今天,司机对我的这句口头禅表达出了明显的不满,并且很干脆地取消了我的订单,这一方面说明司机是个界限感很强的人,我的口头禅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侵犯,并直接引发了他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也说明口头禅的杀伤力之大,的确是远在说者预想范围之外的,或者说说者远远低估了口头禅的杀伤力。口头禅因其简便到不需要任何思考加工过程,往往是瞬间就能脱口而出,说者过了快嘴瘾,听者却不爽了。还好,这是我和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司机在电话里发生的一幕,设想这个陌生的司机当时就在我面前又会怎样呢?那得多尴尬呀!一句口头禅,既伤了司机的情面,又伤了自我的形象。
难道我就是这么一个没有修养的人?或许真的是,一个真正有良好修养的人,应该是尽量戒除掉这类应激型口头禅的人,尤其是绝对不说脏话类口头禅的人。
遇到点新情况,总是先蹦出个口头禅,然后才能说出自己实际要说的话。这个口头禅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个成熟而修养良好的人,应该是遇事沉着冷静,轻易不会开口,开口必有深思,说话不紧不慢,言语不多不少。这样的人,让人感到与之相处很舒服。
总结一句话,在我看来,是否戒掉应激型口头禅,是区分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