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是否前后所有这些ICPS,现在和以后同还
孩子在幼儿园抢了别人的玩具,一般的父母会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父母通常会说:“下次不准抢别人玩具,要和人分享!”
但是你觉得孩子下次会这样做吗?
并且,如果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需要你告诉孩子答案时,你会怎么办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理很简单,但我们很多父母就是不去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就是告诉父母如何教会孩子“人际认知问题的解决”,也就是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简单讲就是“我能解决问题”(I Can Problem Solve)的方法。
-1-为什么要ICPS?
一个最直接的因素是人人都喜欢自己思考,而不喜欢别人替自己思考。
另外就是,如果孩子能学会处理典型的日常问题,他们就不大可能会冲动、麻木、内向、好斗或者反社会。把这些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极其重要,因为它们会导致以后出现更严重行为问题。
所以孩子们早在三四岁就应该学习ICPS自己解决问题的技巧,并开始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这时反而比到孩子长大后出现问题时再纠正容易得多。
-2-什么是ICPS?
在孩子的养育上,积极养育学说要父母告诉孩子做什么代替警告孩子不要做什么,《父母效能手册》学说推广用我式句代替你式句,即父母自己能做什么,这两种养育思想重点都在父母应该怎么做,而ICPS同时关注父母和孩子技能。
ICPS的目标就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让孩子养成解决问题的习惯,重点不总是要立刻正确解决问题,而是帮孩子练习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ICPS典型步骤是:“问信感后,感导多赞”。
回到文章开头的例子,父母们可以:
问,认识问题。比如父母问:“你抢了玩具,是怎么回事?”
信,了解信息。孩子:“他拿了我的玩具,已经玩了很久了。”
感,理解对方感受。比如“你抢玩具,那个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孩子:“他生气。”
后,思考后果。“然后他会怎么办呢?”孩子:“他会打我。”
感,孩子的感受。“那么你有什么感觉?”孩子:“我会生气。”
导,引导解决。“你能想个不打架、两人也都不生气的方法吗?”
多,更多选择。“我可以请他还给我,或者玩我的另一件玩具。”
赞,鼓励表扬。“不错,你想到了两个方法。”
父母直接告诉孩子“下次不准抢人玩具,要和人分享。”结果是事实没搞清楚,孩子也会抵触父母的答案,更没有让孩子直接参与问题的解决,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还是会去抢玩具。
-3-如何练习ICPS?
就是用“ICPS”方式与孩子谈话,练习“是否所有这些前后,还是和现在以后同不同?”这句话中的六对基础字词。
是否:我是......不是......练习区别不同的概念。
所有这些:所有都......一些......帮助孩子理解一些办法可能在某些时候管用,但不在所有时间都管用。
前后:之前......之后......让孩子理解时间顺序。
还是和:......和......,还是......让孩子考虑不止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现在以后:现在......稍后......帮助孩子处理无法得到想要东西的失望情绪,帮助孩子学会等待。
相同不同:让孩子思考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感受,相同的问题可以使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
举个例子:
姐姐是在写作业,不是在玩!
姐姐所有时间倒要陪你玩,还是一些时间要陪你玩?
姐姐写完作业之前之后在干什么呢?
姐姐能同时写作业和陪你玩吗?还是姐姐只能写作业?
现在姐姐先写作业,稍后陪你玩好吗?
我们不打扰姐姐写作业,是和别人相同的还是不同呢?
父母首先在游戏的过程中刻意使用这些词,然后将游戏和日常生活结合练习,最好和身体动作游戏结合起来,最后把现实解决问题过程也变成与孩子的字词游戏。
所以ICPS简单地讲就是:在游戏中练习,在生活中游戏。
是否前后所有这些ICPS,现在和以后同还是不同?
答案当然是不同,那时的孩子已经会熟练应用这些ICPS基础词汇,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
【无戒学堂】日更第1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