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照相机
文/蛮子
01
父亲喜欢摄影。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曾经有过,或者准确地说,用过三台照相机。
02
第一台是海鸥牌120相机,是单位工作需要配备给父亲的。
那时父亲在宣传系统工作,下乡、开会、报道都离不开拍照。偶尔在家乡附近下乡,又逢周末的时候,父亲就会顺便把相机带回家,周一再送回机关。
年幼的我们见到相机分外稀奇,总是围在桌子旁打量着,偶尔淘气地摸一下。父亲看见便会紧张地站起来:这是公家的东西,小心碰坏。
谨慎的父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当时父亲周末回家,总要给我们兄妹几个洗澡,哪个头发长了顺便给理发。
那时村里没澡堂,夏天洗澡就是拿铁盆盛一盆水,大中午晒在院子的太阳底下,一会儿热了就能洗。理发的推子是借用邻居叔叔的,老式的,抹着机油,总夹头发。因此,我打小就对洗澡、理发惧怕。
父亲为了哄我们洗澡、理发,每次都许诺,洗澡理发后给你们照相。
父亲和蔼可亲,言而有信。每次洗完澡或者理完发,让我们兄妹几个在小板凳上坐成一排,拿出照相机给我们拍几张。“咔嚓、咔嚓”的声音很动听。
因为这台相机,我们的童年比别人多了一份优越。在那个年代,很多农村的孩子没有机会照相,而父亲却为我们定格了很多美好的瞬间。
几十年后,那台相机的样子我仍记忆犹新:方方正正的,黑颜色,很沉,外套是棕色的皮套。
父亲总是给我们付出与关爱!
03
父亲的第二台照相机是傻瓜相机,是我的侄子送给爷爷的礼物。
侄子是99年的全省高考状元,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硕博连读期间,被派到德国慕尼黑工作。回家探亲时,用自己的第一份收入给爷爷买了个礼物。
父亲高兴得合不拢嘴,端详、揣摩、研究,对相机爱不释手。孙子长大了,有出息而且有孝心,让他内心欢喜;终于有了自己的照相机,也让他有了重拾拍照乐趣、施展才艺的机会。
那时父亲六十多岁,在居委会当主任,还兼着夕阳红艺术团的团长。社区活动,团里演出,都能看到父亲拿着相机拍照的身影。
如今那些居委会的街坊和艺术团的团员们健在的都已七八十岁,再也跳不动、唱不动了。翻看照片回忆过去时,纷纷感慨多亏父亲拿相机记忆了他们夕阳红中最美的那一抹亮彩。
父母亲那时腿脚灵便,每年都会跟着旅游团出游。傻瓜相机小巧精致,外出时也携带方便。
不管走到哪里,父亲都是旅游团里的免费摄影师。
04
父亲八十岁生日时,我给父亲送了台尼康700单反相机作为礼物。
没几天,从来没到过我单位的父亲突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
我惊讶间,他从背包里掏出相机说:“你想想办法把这个退掉”。
原来父亲是心疼我花钱,从发票上看到相机是从电脑城买的,就自己从百公里开外的县城搭客车去电脑城退货。
到了店里,店员告知已售出的商品不能退货。
父亲无奈之下,只好来找我想办法。
对一个爱好摄影的人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部单反专业相机。父亲的内心其实是很喜欢这部相机的,但因为自己的爱好让儿女有所负累,他心里过意不去。
父母亲对子女总是舍其所有,而对子女的一点回报却都觉得不自然。
当然在我的坚持下,相机最后还是给父亲留下了。
单反与傻瓜不同,调光、调焦、取景,需要学习培训。
父亲参加了老年大学的摄影班,听课、笔记、练习、拍摄、交流。父亲是老年大学最老的学员,也是最认真的学员。
父亲个子高,为了练习取景,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弯腰、下蹲、曲腿、前仰、后闪,姿势专业,很是用心,一点都不含糊。
05
有了新装备,父亲又重拾他多年养成的爱好——用手中的相机为大家记录生活。
父亲首先从给家里成员拍照练起。我们兄弟姐妹五家几十口人,每一个都当过父亲创作的模特。
随着水平的提高,父亲走出家门,义务为大家拍照。小区的门卫、电工、卫生员和邻居们也都进入了父亲的镜头。
父亲喜好散步,早上出去时,环卫工人正在忙碌,他给大家打招呼:忙完工作后去换新衣服,约定时间地点见面,他给大家一一拍照。
拍照只是完成了摄影的一半工作,父亲每次拍完后,都很快去照相馆冲印好,再一一分送给大家。
我跟父亲去过一次洗相馆。因为父亲是常客,前台人员与他都熟悉。热情接待,打折降价并且随到随洗。
随着父亲拍摄数量增加,自带的CD卡存量就不足了。我的儿子听说爷爷摄影玩得很溜,用他上班后的第一个月工资给爷爷买了台电脑。在儿孙们的帮助下,现在父亲转存、分类、查看、修图等等都很顺手了。
我的老家在农村,许多老人一辈子没照过相,父亲与母亲在家里挨门清点回忆,专门打车回到村里为大家拍照。
原家婶婶十多年瘫痪在床,父亲到她家,与他儿子一起,把她背到院里,摆放端正,照了相。孩子感动地说:“妈妈多年患病,我们都忙糊涂了,不是叔叔你给她照相,去世后连个相片都没有”。
父亲给许多老人与孩子拍过照片。对那些老年人,专门选取一张标准相放大,冲洗出来再一包一包分好,分别写上“谁谁爸、谁谁妈”等等,逐个亲手送到门上。
有次去我表哥家走亲戚。父亲照例带着相机给亲戚朋友拍照。
表哥家的邻居老太太羡慕地在旁边看热闹。父亲就热情地帮她也拍了一张。
回去冲印后,父亲发现老太太那张照片对焦虚了。于是便背着相机,打车去三十里以外的表哥村里去重新补拍。
老太太当时正在搓麻将,得知父亲专门为她来补拍照片,很是感动。每次见到表哥一家子就感叹父亲做事有始有终,为人有情有义。
06
父亲的相机是父亲与邻居、亲友联系的桥梁。
父亲常常告诉我,不管年龄多大,要对社会、对他人有用,而不是添麻烦。
父亲拍照从不收费。冲印照片、打车总是自己花钱。
小区的大人、孩子和工作人员见到父亲都很尊重。看父敬子,我们周末回去,从邻里的言行中能感受到大家的热情。
有些人心里过不去,送点酸菜,送一些鸡蛋,送几个粽子,父亲也笑纳。每每给我介绍这些时,不自觉地流露出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表情。
父亲生活在和谐互爱的环境中,我们做子女的很放心。
父亲享受着相机给他带来的乐趣与成果,幸福地生活着。
谨以此文献给父亲,祝八十六岁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父亲的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