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想法

《聊斋志异》中“牧竖捕狼”的故事

2020-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科新文创
大狼。

《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叫“牧竖捕狼”。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呜,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牧竖”即牧童,“竖”是童仆的意思。

这则故事讲的是:“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只,分别爬上大树,两树相距数十步。片刻老狼回穴,发现狼崽不见了,焦急万分,看样子相当仓皇,急忙跑出来寻子。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的耳朵,弄得小狼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小狼的腿,这只小狼也连声嗷叫,老狼又闻声赶去。就这样,老狼不停地奔波于两树之间,最终累得气绝身亡。”

这只狼之所以累死,原因在于它企图救回自己的两只狼崽,一只都不想放弃。实际上,只要它守住其中一棵树,与牧童相持对峙,用不了多久,就至少能救回一只。

“牧竖捕狼”的方法很像游击战,即调动对方,让敌人疲于奔命,用智慧来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当然,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来看,牧童的做法太过残忍。因为动物有“舐犊情深”,它们在危险时刻会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幼崽。之所以母狼会累死,是因为无私的母爱。

在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也经常面临着各种抉择,而选择也往往意味着得失、成败。人们都希望得到最佳的结果,常常在抉择之前反复权衡利弊、再三仔细斟酌,甚至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机会稍纵即逝,并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可以反复思考,反而要求我们当机立断、迅速决策。如果我们犹豫不决,就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西方学者把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这种效应的最后结果是毛驴饿死。它是由法国哲学家、大学教授布里丹提出的。

“布里丹毛驴”。

“布里丹是一位大学教授,他养了一头小毛驴,每天都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养它。一天,农民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距离完全相同的干草堆之间,可为难坏了,左看看,右瞅瞅,反而不知道该先吃哪一堆才好。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来来回回打量,犹犹豫豫分析,最终在无所适从中被活活饿死了。”

每个人都有站在十字路口的时候,在做出选择前权衡利弊是对的。但是切忌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既不是一条道走到黑,也不是一条路都不选而自断其路。

说到“犹豫不决”的话题,又很容易联想到心理学中的“冲突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心理冲突划分为三种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

双趋冲突,又称“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同时存在两种能满足个体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个体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用中国的俗话来解释,就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而事实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冲突,又称“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个体只能回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例如,在上学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既害怕考试,又不想用功读书。事实上,学生要么因没有好好读书而无法避免地任由考试成绩变坏,要么因不想考试成绩继续变坏而只能选择好好读书。

趋避冲突,又称“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心理冲突。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对一件衣服,既想要物美,又想价廉。

人在选择判断时,有时重感情,有时重理性,在情感上会患得患失,在理性思考中会考量各种利害关系。在每一个人生阶段,我们是否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重点是什么?既要防止像老狼那样疲于奔命,在几个方向之间来回折返,而不知所措;也要切忌像“布里丹毛驴”那样想太多,在抉择之前反复权衡利弊、再三仔细斟酌,却错失了良机,什么都没有做。

当然,做出正确的决策绝不是轻描淡写一句话。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在尝试失败与成功之后,才能形成经验,才能更有把握地进行相对理性的选择,以“有限的理性”求得“满意”的结果,才不至于成为惊慌失措的老狼、或摇摆不定的“布里丹的毛驴”!

花开堪折直须折。

最后,以一句优美的诗句来结尾:“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