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
提起“毕业”,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有依依不舍,有急切盼望,有美好回忆,有遗憾,有后悔,有……
时隔五年,再接六年级毕业班,心里难免忐忑,担心课教不好,担心学生管不好,担心成绩考不好,担心……怀着多重的心情中途接班,每天都在紧张和压力下度过,自我感觉自己很细心,很用心,很有责任心,但辛苦付出的结果呢?学生上课照样不愿听课,东张西望,小声嘟囔,嬉皮笑脸;作业照样写不完,脏乱差;课余时间照样追逐打闹,不喜欢看书;对于老师的叮嘱和提醒照样当作耳旁风;老师讲过的内容,只要不强调,不检查,考试照样不会……
“漫长”的一学期终于结束,毕业考试到来,看着学生紧张有序地走进考场,心里稍放轻松,但看到语文试卷,心里直咚咚跳,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我心中没底。会考得怎样更是一头雾水。如果考题中的知识点和题型没有讲到,学生将会做得一塌糊涂。拿到试卷,乍一看,题型并不陌生,“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仔细读每一道小题,才发现,做起来并不容易,好像都没给学生讲过一样。选择题看似简单,但如果不认识字,不会拼拼音,就很难选对。填有关“笑”的词语,如果学生平时不积累,就很难保证四个空,不写错别字,不重复,全部填对。缩句题,平时经常讲,但对于有两个动词的长句,做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按人物姓氏的音序和部首笔画排列题,学生会感到陌生,不知道会做得怎样?本学期,每天都要求学生读背古诗,结果曹植的《白马篇》中的名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学生没背过,肯定写不上。令我感到最遗憾的是填空——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上的内容,考前复习时,我竟然没有作为重点强调,导致学生感到陌生。对于文言文阅读《师旷论学》,解释字意、句意、明确道理,借助注释理解全文的大概意思再做题,这种方法平时经常训练,掌握方法,理解力强的的孩子应该失分不多。课外阅读《体会爱心》,如果用心读两遍,并不难读懂短文的主要内容和含义,在读懂的基础上做每道题就不会失分太多。最后一道习作题并不难,要求写一件深受感动,深有感触,印象深刻的事,平常经常练笔,学生的写作水平差距应该不会拉太大。
毕业考试结束就意味着分离,没有太多的伤感,但彼此的不舍之情油然而生。读着孩子们写给老师的一封封信,一句句心里话,话语是那么亲切,情感是那么真挚,眼前再次浮现出一张张调皮可爱的笑脸。“再见,老师,祝您工作顺利!”“再见,老师,祝您身体健康,桃李满园!”“再见,老师,祝您开心每一天!”……最后一次送孩子放学,没想到班上有几个女生竟然落泪了,一个个涌入我的怀抱,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刻的我是最幸福的,相识短,情谊深,虽分离,不分心,祝愿每一个孩子能怀着一颗谦卑之心,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学习之路。
毕业,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