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师第二十章 经验之谈
就听着各种长吁短叹。有人发牢骚,也有人激动兴奋。
就听左边有人轻声嘀咕:“要说干活儿,我连着干上三天三夜都没问题,可就不能提这理论,那真是头疼,一看书就瞌睡想睡觉。”
对面就有人应和:“可不是么!这出的什么馊主意,工人么,只要会干活儿就行了,学那么多理论有啥用,费那劲干嘛呀。”
这些有抵触情绪的,大多是一些上年纪的老工人。这也难怪,这些人要说干活儿,那是不含糊,技术都是从师傅那儿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经验丰富的很。但有一点,不能提学习看书,那是一看就犯困。
当然,也有人赞成增加理论考试的。这些人多是上过技校的年轻人,正是身强力壮、精力旺盛的时候,天生有一股闯劲,加上理论有一定是功底。所以增加理论考试,对他们构不成什么威胁。说不定,有了理论考试,成绩还能更好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就议论起来。坐在上面的几位专家也小声地互相讨论起来。
不多一会儿,主持会议的专家开了口:“这位选手的建议提的非常好。其实我们大赛组委赛前也考虑过理论考试的,因为这是咱们总公司的首届技能大赛嘛,就是顾虑有的选手的理论不过关,所以就没有安排理论考试。这头一次组织这样大型的比赛,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在里面。既然选手们提出了这个建议,我们大赛组委回去后一定会仔细的研究商量,争取下届的大赛能办得更好,更成功!“
技术交流结束了。出会场的时候,李金杰就觉得有点浑身不自在,老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到底是那里不对劲呢?他也说不上来,反正他就觉得,有好几个人,也不知是那个代表队的选手,走过他身边时,老是斜着眼瞄他几眼,李金杰虽然没有和这些人对视,但他能感觉到,这些人的目光射到他身上,让他感到浑身不自在。
李金杰能感觉出来,这些目光里多少带着一点轻视和怨恨,仿佛在说:你是哪里来的毛头小子,才干了几天钳工,就大言不惭地敢提这种建议。考不考理论,人家大赛组委会考虑得不比你清楚吗。真是吃饱撑的。
李金杰此时正是得意之时,自然不管这一套,他只管迈开大步往前走着。
忽然他又想起了关于佟师傅和甄师傅的比赛结果,也不知道这两位师傅的成绩怎么样。他又想起刚才马师傅曾经问起过李科长,听李科长那话的意思,好像这两位师傅的成绩不太理想。
可李科长不说,他也不好意思一直问,那样的话,多少有些幸灾乐祸了吧。你自己拿了好成绩,人家考糟了,你一个劲的打听,这不是揭人家伤疤吗。
想到这里,李金杰也不想多问了。还是等着他们俩自己开口吧。
午饭饭桌上,李科长简略的说了一下佟师傅和甄师傅的比赛成绩。佟师傅的成绩是第十名,对于这个成绩,佟师傅并不感到意外,自己的活儿干的怎么样,他心里有数。而甄师傅的成绩就更惨了。参加铣工考试的大概有三十人,甄师傅基本上是垫了底儿了。
李金杰记得,前天比赛完之后,在晚饭时就觉得这甄师傅心里有事,可他就不肯说。今天,知道了成绩的甄师傅,更是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的低头吃饭。
甄师傅一言不语,佟师傅心里有事,也不怎么开口。受这俩人情绪的影响,其他人的话也少了。其实,此时的李金杰,胸中一股兴奋在郁积着,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可是,现在的这种情形,说这些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他又想着说些其他高兴的事,来活跃一下气氛,但他又怕这两位师傅多想。正当他犹豫之时,李科长却先开了口:“今天我去开领队会,看了其他代表队的赛件,说实话,人家干的确实不错,咱们跟人家确实也有一定差距。不过咱是第一次来参加这样规模的比赛,主要是以学习为主,成绩都是其次,能拿到好名次固然可喜,但是没拿上名次也不必气馁。”
“对,其实咱们的技术实力并不比其他队差,只是咱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经验有些不足,在赛前的准备上考虑的有些欠缺,有些工具、设备上的小细节没考虑周全。”马师傅接着说。
“不!马师傅,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在赛场遇到突发情况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我吃亏就吃到这上面了!”这话音有点激动。李金杰正低头吃着饭,抬头一看,见说话的正是甄金长,——他终于开了口。
这话匣子一打开,甄师傅把那天赛场上的经历一股脑儿的倒了出来。
要说这甄师傅对自己的技术还是很有信心的。那天在赛场上,甄师傅的状态挺好,几刀走下来,这工件的轮廓就出来了。拿卡尺一量,尺寸都杠杠的。
正当他暗自得意之时,不知从哪里飞过来一片切屑,说也凑巧,不偏不倚,“哧溜”一下,正钻到甄金长的后脖领子里。这切屑刚从飞速旋转的刀盘上甩出来,那温度自然不低,少说也得有二百多度。甄金长毫无防备之下,被这突如其来的灼热的切屑烫的就是一激灵。他“唉哟”一声,慌忙扔下手中的工件和卡尺,弯下腰,两手直往后脖领子处探去,不住的往外扒拉。
好不容易,切屑被扒拉出来。他捡起胡乱扔在工作台上的工件,一看之下,却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