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学习

给孩子收获幸福的教育

2016-11-04  本文已影响18人  向孩子学习
滋养热忱之心,培植希望种子

澈心可察万事万物,真理却非双目可及。——《小王子》

大概我们很多人都一样,根本不怎么思考自己的教育,

成年的生活无论哪方面都跟它没什么关系。

回顾自己的受教经历,是什么浮现在我们脑海?

可能是少小时的嬉戏,稍长时的题海,有幸遇到的激励和启发。

是否有能力判断之前的教育,帮助我们准备好了面对今后的生活?

还想让孩子再这样来一遍吗?

这大约是在问我们自己,想要让孩子在成长中获得些什么?

我们会疑惑,当孩子长大时,我们想要Ta成为哪样的人?

这唤醒我们对“什么是教育的真实意义”的构想和视角。

试着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审视孩子们的生活,审视我们对教育的观点,审视我们的教育观与任何我们以为重要之事的联系。

思考教育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什么是“受教育”的内在意义。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觅教育中的其他东西,而不仅仅是事实性知识。

寻找注重个性,使头脑、心灵和精神共同发展的路径。

回归生活原本的喜乐、自信、亲情、生命和尊严。

没有人、没有人群,知识亦并不存在,真理也毫无价值!

流布天下的好理念很多,不用于实践,其意义恐怕还幽禁在意念中。

开明的教育五项目标是:

•重新发现学习乐趣

•寻觅生活意义

•适应时下社会

•迎接或然社会

•创建合理社会

这可解释为:期望每个孩子能成为有效的沟通者、综合的思想者、负责任的公民、讲道德的人、高质量的工作者。

让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心性去发展,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之道。

这是一种关乎未来的教育计划。

寻找意义和认识自己身处的世界,一直是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中国古老的智慧都注重创造过程的源头,所谓万物归道。

这是一种本质上更具灵活性和体验性的学习。

这并非简单对信息的追逐, 而是进行质疑、过滤和处理的模式。

显然,机械地接受信息再反馈的过程,不仅远不能满足今天的需要,也远离了传统模式。

学习不只是体验,更是高度个性化的心理进程。

任何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都具备喜悦感和醒悟后的惊叹。

没有个人思考的研究以及死记硬背的学习,于活泼生命都是无用功,是误入歧途。

作为父母或老师是向导、教练和顾问,而非只是信息的输出传递方。

我们并不试图更多地去教,相反,引导孩子去发展自己的智慧。

良好的教育会滋养热忱之心,培植希望的种子。

我们需要从各自的文化根基中去寻觅本源,回归一个更富个性化、更符合人性的教育方法。

我们需要在孩子心中培育信心、好奇心和同情心。

需要富有想象力的创新者,在每项工作中得到精神愉悦和惊喜的手艺人,成为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终身学习者。

教育原是一桩喜乐之事。

那些心存疑惑的地方,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对我们自身、对我们孩子来说,还应该有哪些可能?

激发我们行动起来去作些改变。鼓励我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去面对世界的重大转变。

让每一个人都享有个性、圆满的教育。使得在成年的生活中能够持续地追求我们所热衷的事情。

生活像一所学校,它提供的教育可以真正延续一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有关劳动力准备的工作报告,清晰描绘了当今社会对迈入分工合作大军的基本要求:

• 自主学习者,能够学习如何学习的方式方法

• 能够思辨的独立思想者,具备过滤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有魄力做决定并是解决问题的能手

• 能自发挑头的积极主动的人

• 是由自我内在因素激励的工作者

• 体验式学习者,具备在现实生活情景的工作中进行学习的能力

• 创造型思考者,对使用想象力和创造变革的能力具有信心

• 自省者,对自己的进步有评价的能力

• 适应型学习者,有能力灵活而敏捷地处理变化的工作者

• 高情商学习者,具备处理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 具备人际交往技能和积极心态的学习者,能与不同类型的人一同工作

• 具备组织能力并能善用资源的学习者

• 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具备一个愿景,并有能力与他人分享其想法的领导者

世界对心怀疑问者敞开大门。

一旦相信了自己,就敢于为好奇、纳闷、天生热衷的事情去冒险,愿意尝试任何能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经历。

最终,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风格,有能力去做调研、反思和内化知识。

成长为富有社会意识并积极参与建设美好社会的公民。

爱因斯坦的名言:“并非每件有价值的事都可计算其价,而任何可计算其价的事情,并非都真有价值”。

对一个人进行培养、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

照常规,education,教育,就是宣示知识,或把我们认为孩子们应该、必须知道的塞进他们的脑袋里去。

据《韦伯新世界大辞典》的解释,educare是这个词的词根,是拉丁语,意思是导、引、使之显露。

一些教育者相信,我们生来就有炽热的学习热情。

同时,许多人也感觉到这种学习热情,又被规范化、统一标准而非个性化的教育体制从我们心中打掉了。

创立一个安全,有激励性、支持性的环境,倡导基于各领域的个人成长,一个圆满、全人发展的前景。

去培养每一个孩子在个人素养、社会交往以及智能学识这三大领域的成长。

帮助每一个孩子,在一个学习者的社区中,充分地去发挥Ta潜在的、独一无二的能力。

只有他们自己才是个人成长的最终裁判。

只有孩子自己才是个人成长的最终裁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