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堂课
①如果有现实意义,是针对当前的、具体化的事实,焦虑是一种力量,它是一种推动改变的力量。
②判断孩子有没有情绪,
给孩子们充分表达情绪的机会,
让情感流动起来。
情绪是背后的推动力量。
懂事的孩子容易被忽略。
情绪是一种能力,
思想很深刻的人才有资格抑郁 ,
你有多痛苦,就有多幸福!
③关系是互动出来的。
爸爸妈妈很压抑,
孩子一定很暴躁。
承认曾经发生的过去,
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跟过去说再见。
④人只有特点,没有缺点!
情感结构是一个容器,只有特点没有缺点。每个缺点,每种情绪都是一个容器。让孩子有情绪低落的机会,让孩子有成长空间。
人到难处莫多言,马到难处莫多鞭!
⑤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以未来为导向 ,
保护好孩子的鲜明的个性,
高级的创造力。
情绪源于丧失。
嗯、啊、哦——三字经,
让孩子情绪倾诉出来。
青春期必然叛逆,形成自我意识。
孩子和父母对抗,父母赢了必然悲剧,你赢了孩子就输了你的人生。父母可以有意识的败下阵来,只有孩子先赢了父母,以后才能赢了世界。
好孩子有两个恶果:
叛逆期推迟、缺乏生命力。
孩子叛逆越早越好!
家庭是孩子犯错成本最低的地方。
六点建议
1、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理由,
2.给孩子成长空间,但是理解不等于支持。
3.父母影响力下降
和孩子沟通时,简单、勇敢、真诚。
4.减少对孩子的控制
5.把孩子推向独立的世界
减少孩子对父母的心里依赖。
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6、要让孩子的愤怒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案例1:
大女儿读研,小女儿读高二的妈妈说:她自己读书少,通过晨修,
自己的焦虑下降了一点点,考倒数第二的女儿学习生活态度也好些了,但是女儿还是不能持续保持好的状态。
分析:
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
担心来不及,担心考不上大学,担心未来。
角色扮演
潜意识意识化
把自己的卡点摆在桌面上。
案例2
当刑警的青春期孩子的妈妈,
因为爸爸网上赌博,高额网贷,
把房子做抵押,离婚了。
孩子青春期了,孩子向妈妈说希望爸妈复婚,妈妈觉得自己过得挺好,但是也觉得孩子需要有父亲的力量,和爸爸说了要爸爸陪陪孩子,爸爸口头答应了,但是没有实际行动。
妈妈理解爸爸行为背后的需求,
爸爸是希望得到妈妈的认可。
但不是认同爸爸的做法。
向爸爸表达:
“我现在才明白,我和孩子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