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2024-12-23  本文已影响0人  Sunnyfind

摘自圈友信息

《芝加哥大学的生活方式》

记得第一次读到这篇文,就被布鲁克斯笔下的大学生活所打动。包括对心流体验的着迷,对智识生活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还有那种宗教般的使命感。

他因阅读尼采而灵魂出窍的体验,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我想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神性的时刻,仿佛从平庸的日常跳脱,俯瞰人生的流转。你会感到狂喜,同时又很平静。时间似乎减慢,而你的头脑却转个不停。任何一个平平无奇的思路,此时都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发现。你会想通很多事情,得到一大堆一点点的想法,就是那种福至心灵的、奇妙的、微醺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会持续几天,然后慢慢减弱直至消失。但重新体验心流的渴望,会让你挺过低谷,继续工作下去。

他说要进入心流状态,离不开阅读伟大的作品,这一点我也是深有同感。高质量的信息流才能形成高质量的神经网络。如果一段时间之内,摄入的信息质量比较高,大脑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变得敏锐细腻,联想丰富而活跃。反之,如果大脑被低质量的信息填满,就会变的死气沉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

许知远说一个人获得了精神上的高峰体验,就不容易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满足。而且理想和生活的天平,是很难真正平衡的。所以人类智慧的殿堂中从不缺少斯多葛式的、不苟言笑的严肃学者。然而布鲁克斯并非如此。他注重家庭,善待朋友,善于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富含人情味。他身上有一种老派基督徒式的道德感召力,同时居然还相当开放包容,语气诙谐,个人魅力拉满。向老师能近距离领略大师风度,当真令人羡慕。

这个版本的翻译更流畅,段落划分更细致,注解也花了更多心思,足见向老师对此文的喜爱。几年后重读,依然充满感动。好文常读常新,像一面镜子,看到的都是自己,因此永远没有叹为观止的那一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