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周杰伦???
小学的时候,觉得周杰伦很酷。
去小卖部买2块一张的海报贴满卧室的墙壁,买一版版的贴纸贴在所有能贴的地方:语文书、书柜、衣服上、墙上、课桌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19240/764eaa2a87a037a4.jpg)
类似于这种贴纸
我得到人生第一台MP3时,迫不及待去地下商场找会下歌的人在音乐网站上下周杰伦的歌,好像是五毛还是一块一首。
当年凯里的小关村电脑城,有个盗版音像店,我用十块钱买了周杰伦的“金曲合辑”,收录的大多是《七里香》、《晴天》、《简单爱》这种大爆歌曲。当时没有专辑概念,丝毫没有发觉这是从几张专辑中挑选热门歌曲放进一张中的。带回家用DVD放,放到《晴天》时,整个人都傻了。
也太好听了!和以前听的歌完全不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19240/7243799d2764e050.jpg)
《晴天》MV
后来,怀着买盗版的愧疚心理,我把周杰伦的所有专辑都买回了家。但很少去听碟,这东西,在现在,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罢了。
2004年春节晚会的时候,周杰伦上台唱了《龙拳》。
我爸嗤之以鼻。
“难听,怎么唱歌像念经一样。”
当时喜欢周杰伦的我,没敢申辩,只是红着脸,有些羞惭又不解。
“周杰伦在我们小学,是天大的偶像啊!”我心里想着
但我没想到,多年以后,我爸用智能手机刷到了周杰伦和他偶像邓丽君合唱的视频——虽然那个邓丽君是个全息投影。
“还蛮好听的。”我爸说。
那首歌是《红尘客栈》。我趁热打铁,说周杰伦还有很多这种歌。于是收集了《千里之外》、《东风破》、《烟花易冷》这些歌刻成盘。
我爸怕我妈说他抽烟,于是去楼下院子的车上抽。边抽边大声放歌。于是,我能听到院子传来周杰伦的歌。
15年,我爸突然主动对我说:“周杰伦结婚了嘞!”
那一瞬间,我突然全身发麻,有点感动。
小学时的我,万万不会想到,那个厌恶周杰伦的男人,会向我主动提起周杰伦。
是啊,周杰伦结婚了。你纵然是个中年人,你也无法绕开这个事情。他是时代的记忆。
周杰伦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爱。
个种原因,绝非运气和买热搜——他是实打实的天才。
我之所以喜欢他,大概就是那种梦幻一般的天才感。
当MP3淘汰后,我用方便的网易云音乐把周杰伦的歌都刷了一遍。
高级如《印第安老斑鸠》、《以父之名》、《娘子》……
现在听起来依然很酷的《半兽人》、《忍者》、《双截棍》……
甚至当你点开你从没听过的周杰伦的某一首冷门歌,你都会惊叹——原来还有这种惊喜!
周杰伦大概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让我觉得好听的歌怎么数都数不完的流行歌手。
最可怕的是,这些歌还全都是他自己写的。
《夏洛特烦恼》里,夏洛在一众同学面前,悠悠唱着“他自己写的”《菊花台》。赢得了众多女生的钦慕和遭到了众多男生的妒恨。
最后梦醒,才发现这只是凡人的意淫。
说实话,我也曾经做夏洛的这种白日梦——要是周杰伦的歌是我写的多好啊!
我们嫉妒天才,却又不得不等待天才,最后爱上天才。
“你们什么时候来为我们打开新世界呢?”
这是绝大多数人对天才的呼唤。
知乎上有个问题:“库里这样打篮球是否已经失去了篮球的意义?”
问题描述大概是库里三分球准到能远距离结束战斗,根本没办法防。高到恐怖的三分球命中似乎让篮球这个运动失去意义。
提问题的人忽视的点在于——天才的意义和普通人的意义不是一个意义啊!
就如周杰伦一样,库里开启了人们对篮球的新认识——原来人类玩这东西还能投得这么准!让球进框,这他妈不就是篮球的意义吗?
你认为库里超越了运动,殊不知,你落后运动太多了。
天才永远在开创,他们的功绩,让我们可以原谅他们的任何问题。
不说现今喝奶茶发胖的周杰伦也能得到人们的热爱。
就说当年那部《满城尽带黄金甲》:国师张艺谋请来了巩俐(华语最好女演员没有之一,或许张曼玉可以一战)、周润发、刘烨来为“新人”周杰伦配戏。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19240/a0600b6cb1611d3a.jpg)
周杰伦的演技足够跟这些人对戏吗?差得远啊。
但那又如何,他是周杰伦啊!
有这个名字,这电影就够啦!
这是我们对天才最大的礼敬和宽容——只要他出现就好啦!只要有周杰伦,谁管电影好不好看呢?
这种效应,甚至还延续到了多年后的《中国新歌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19240/43ef73f7186d8294.jpg)
是,他胖了,但那又怎样?
《妖猫传》极乐之宴上,李白写诗要高力士脱靴,然后在高的背上写了一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写罢,乘兴倒入酒池中梦蝶去了。
唐玄宗看到这诗,气馁地把自己的诗收好,这他妈是降维打击,这些人就是天选之子。
杨贵妃则缓步上前,一脸崇敬地说。
“李白,大唐有你,才是真的了不起。”
这是天才的气概。
李白的狂放不羁展现了盛唐包容天下的恢弘气象。任何伟大的时代,都必然在孕育天才、尊重天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19240/3fcb769103dda170.jpg)
天才,是人类的终极幻梦。伟大的时代才有造梦的资格。
你问我周杰伦有没有被神化,当然,他肯定也有缺点,新歌也不太尽如人意。但神化本身,其实是我们对他最大的宽容和尊敬。
说白了,不是为了吹而吹,而是表达一种谢意。他已经做得够多了,我们巴不得乐坛出个新人来让我们神化一下。
我们为什么如此爱周杰伦,要神化他,其实更多的是寄托对世纪初那个群星璀璨的华语乐坛的怀念。在人们只去抖音学猫叫,偶像团体流量当道的今天,我们对周杰伦的神化,实际上是在对那个无比辉煌美好的时代唱一曲挽歌。
今天的乐坛让人失望,乐坛式微的时代,我们只能神化周杰伦,而等不到下一个“周杰伦”,神化不是粉丝的无脑狂热,反而是人们悲凉的一声叹息。
神化周杰伦,是对华晨宇,邓紫棋们的鞭策,也是对《离人愁》之流的讽刺——我们普通听众,需要真诚的音乐!
这么看来,神化周杰伦,不是什么坏事,甚至是对混乱市场拨乱反正的应有价值观——何况,周杰伦未必被神化了——他是听众的图腾,是标杆,他是天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19240/ab9604f48076bff1.jpg)
天赋这东西,你不能说它真实存在,但又不可证伪。
用可视的可量化的项目来看,比如体育——科比、菲尔普斯、博尔特这些人,在用真枪实弹的天才感打击着普通人的普通心脏。
他们不断在做超越极限的事情。
我大学的时候做过一场辩论:作家到底是天赋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首先按照辩论法则,肯定要承认努力也很重要。
但站在行业顶端的人,都是天才。
稀有的都是宝贵的,中国这么大,各种老干体诗歌、弱智文章写的人已经够多了。我们需要天才。
第一张《JAY》
20岁的周杰伦,没有条件接受世界最好的音乐教育,但他为什么就能在那年交出了《JAY》这张让专业音乐人惊掉下巴、匪夷所思的专辑,直至后来成为华语流行乐坛的第一天王,被写进了历史呢?
答案是无解,这东西是科学的盲区。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能做的,就是看他如何继续表演,然后为他鼓掌。
就像《龙拳》歌词中唱的:
“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条龙。”
(完)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19240/20cf4f408ed7b4cd.jpg)
公众号 宇宙酒
用于分享我写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