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交谊
1040年的那次伟大的拒绝: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交谊
蔡宏伟
公元1040年是一个这样的年份:西方的欧洲在教会势力控制下继续沉沉熟睡,东方的北宋王朝在仁宗皇帝的统治下,致力于把封建社会的文化繁荣至世界最高水平。杭州城的毕昇在尝试、改进自己的活字印刷术,明年他将隆重推出自己的这项发明。开封城的范仲淹(989~1052)刚获得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任命,想到四年前的夏天(1036年五月)为自己受贬谪而鸣不平的余靖、尹洙、蔡襄和欧阳修(1007~1072),范仲淹意味深长地笑着拿起了笔。四人中那位因自己而贬谪去了夷陵的欧阳修,虽然“耳白于面,唇不著齿”长相不出众,却干练沉稳,学博识卓。多少人在宦海沉浮中消了锐气,这位欧阳永叔在谪居中反倒“庐陵事业起夷陵,眼界原从阅历增”,难得啊!这样想时,一篇《举欧阳修充经略掌书记状》的奏文已经拟就。
这一年34岁的欧阳修从夷陵回到开封,继续做馆阁校勘。这是一份文学侍从性质的差使,对爱读书的欧阳修来说,并不是特别不满意。但若要想在政坛发迹,必须有贵宦伸以援手。深受仁宗皇帝赏识的范仲淹此次去西北主持军政大局,欧阳修如果能以高级助手的身份随之而去,一旦西北事务结束,范仲淹回了朝廷,欧阳修就能顺理成章地进入朝廷要员的行列。这是一条让众多年轻官员艳羡的捷径。他的好朋友尹洙、蔡襄已提前向他祝贺了。
从少年时代起,有两个人的名字一直在欧阳修的心中翻腾,一个是古代的韩愈,一个是当代的范仲淹,他们是他从文与从政的榜样。记得踏上仕途的最初的日子里,他就写了《上范司谏书》,向自己心仪的范仲淹表达仰慕、期许之情。四年前的夏天范仲淹遭政敌排挤受贬谪,欧阳修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为之辩白的斗争中去,那篇脍炙人口的《与高司谏书》,就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急切的心情。他因此也遭贬谪,但他不后悔。现在患难过去了,心仪的范仲淹向他伸出了援手,这双手是那样真诚,那样有力。对很小就失了父亲的欧阳修来说,年长他18岁的范仲淹的这双手,甚至还是那样的温暖。
谁也没有想到,甚至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夫人。这位苦寒中成人自立的勾践后人欧阳修居然拒绝了范仲淹的提携!
没有史料记下当时北宋王朝君臣们的惊讶!圣明的仁宗会愤怒吗?倔强的范仲淹会失落吗?儒雅的蔡襄会瞠目吗?……不得而知。历史记下的欧阳修明确道出的理由,只是淡淡的几句诸如“同其退不同其进”的话。
这真是一次伟大的拒绝!天生要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欧阳修,是绝不会以藤蔓的生长方式来现世的!他要以树的姿态终其一生。
1052年就在欧阳修留居颍州为母亲守丧期间,一代政治伟人范仲淹那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丁母忧结束后,1054年欧阳修完成《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一文的写作。他的学生、与他一样可用伟大做定语的文学家苏轼“读之至流涕”。
没有1040年的那次伟大的拒绝,欧阳修与范仲淹不到二十年的交谊,还有值得后人缅怀和回味的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