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每天浏览各种文字,有的颇为震撼,但是合上这一页之后,一切都归于虚无。
曾安慰自己说纵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篮子至少是干净的。
非要上升到灵魂的角度,或是说这种无声的震撼之后,铸造了血脉和精神,三观的正向加持和奋斗不息的劲头,或说是某种目光如炬的功力和淡然自处的逻辑自洽。
在某个需要的节点就会自然而然发挥作用。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先来记一笔:白领和蓝领
蓝领那是硬功夫,真本事,纺花车拉到当院里试试你小妮儿的真本事,是要计件的,多劳多得,少劳扣钱。
白领不同,在这个所谓专家队伍里,大概有一半是可以滥竽充数的,划水的,摸鱼的,扯淡的,还可以东拉西扯开会推诿。没有真本事的,靠混。
白领岗位的实际需求,市场上估计也就10%,这里面看得过去的工作,也就3%左右,另外7%是没钱也是没有前途的。
现在50%的高中生考上了大学,毕业之后都去抢3%的工作。要想抢得到,你得是8%的那部分,概率才大一些。
而这8%的部分,甚至16%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名校,藤校,清北,985,211,双一流,其他的所谓的大学,培养的“人才”大都是要去蓝领的岗位谋生。
这靠谱的职业路径,大多人是嗤之以鼻的,更没有几人愿意去相信。所以就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争着挤着去上岸的壮观景象。
没有这个认知,非要去卷那10%的“白领岗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多了去了。这也就是为啥网上那么多喷子,有闲没有钱还有抒发情绪的文字功底,一幅怀才不遇的模样,自以为像极了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
以上的数字是为说明问题,便于理解罢了,不接受抬杠,质疑数据来源及数字大小问题。
实际上,所有的职场人,都不能回避的出身问题。
一是爸妈,是啥就是啥,是所谓的起跑线。
二是你高考考取的学校,俗称第一学历。考研考博刷简历,向上谋求,这个第一学历跟一辈子。
第三个出身是以应届生身份参加工作的第一家公司。
去到知名企业,未必能学到什么,但是几年后无论创业还是跳槽都是降维打击的。俗称拿得出手,市场需要这个噱头。
若是这三个都没有,还不愿去做蓝领,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还能有路么?没有了。
为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挤进去那么多本科生硕士生去谋生,根本原因是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
顺势而为。有了这个认知,慢慢找准自己的定位。
泥沙俱下,波涛汹涌,雾里看花,注意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