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文萃故乡童年

高中的食堂

2020-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公羽先生

上高中时,离家有半个小时的自行车路程,所以更加没法中午回家吃饭了,只能在学校里解决。

学校里有两个食堂,一个大一点价格便宜一点,一个小一点价格贵一点——其实也就贵一元钱。

一开始,大的食堂也不怎么大,藏在一些破落的屋子里,经人指点才找得到,后来在学校里另找了一块地方,盖上铁皮屋顶,浇上水泥地,才比较宽敞,敞亮,可以容纳几百号人用餐。

从此,我的午餐,住宿学校后的三餐,几乎都在这里解决了。

麻叶

早餐,标准消费是一元钱,一大碗的粥,有白粥有蕃薯粥,加几个小点,比如潮汕特有的麻叶,黄豆咸菜,菜脯煎蛋什么的,反正足够你就着一大碗粥吃完的份量,当然,粥还可以任装,就这样,地道的潮汕早餐,在一片“唏唏唏”的喝粥声中,上课预备铃响了。

午餐和晚餐,我们会吃得比较丰盛一点,也是有标准的。一般米饭是一元钱,炒一个菜是两元,贵一点的那个食堂是三元——可能份量多一点。也是白饭任装,所以一个人吃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倘若可以几个人一起吃,就可以叫上几个不一样的菜式,比较丰富了。

蕃薯饭

那时我们经常有一个至少三人的吃饭组合,多的时候可能有将近10个人,一个桌子都坐不下了。读书的年代,消化能力比较强,有时还强得厉害!个个拿着大碗,一碗一碗的米饭,吃得我怀疑有时老板娘会偷偷抹眼泪。

老板炒菜的速度相当快,两个爆炸炉,洗锅的那一瞬间你得抓紧告诉他要什么菜,因为当你刚说完的时候,他的蒜茸已经热好了,然后一手抓起恰好的份量,三两刀切好,下锅,接着就是下肉,下盐,味精,鸡精,有时还勾个芡,不停的抛锅翻炒,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个热腾腾,油亮亮的青菜炒瘦肉就好了。

青菜炒肉

人多的时候,看老板炒菜绝对像是在欣赏绝技!他要用最短的时间,给你炒好一个菜式。

比如,为了省时间,有些粗的菜梗他不用刀拍,直接一掌就拍下去了;煎菜脯蛋的时候,拿起锅在那旋转,然后突然一抛,蛋翻了个面,到出锅时,还是一整张圆的,面积刚好和盘子一样大;有时锅里太热,起火了,老板一脸淡定,吹一口气,火灭了,留下一脸惊慌失措或茫然的你……

菜脯煎蛋

人比较少的时候,老板可以满足几乎你的所有要求,比如,从外面市场拎一条鱼回来,让他加工一下,煮个鱼粥,他哈哈大笑,帮你细心地切成一片片的鱼肉,帮你专业地调制好配料,我们就还是坐着等着吃就好。或者,叫他帮忙设计一个炒饭,他便挑选几样材料,慢慢地帮你炒个色香味俱全的饭出来。

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有时会和老板商量,我们买来绿豆,借老板的炉灶,锅碗什么的,就在食堂里煮起了绿豆糖水,大方的老板和老板娘,有时收取几块钱的工钱和煤气费,有时则是大手一挥:只要你们学习好,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好了。

咸菜炒肉

就是这样,高中几年,这个食堂用不同的食材,填饱了我们的肚子,老板请的炒菜师傅,也换了几换。在这个不起眼的食堂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和不一样的人间百态。虽然没法和酒楼的美食相比,但胜在有烟火气,有人情味。偶尔我们还会出去学校外面吃一顿牛肉粿换换口味,但始终还是这食堂里的蕃薯饭比较实在。

时隔多年,外面的一顿快餐的水平,已经升到10来20元,回想当初3元钱就能大快朵颐的那段时光,感叹岁月变迁得太厉害!时不时,我还是会想起,那摆满各式青菜的灶台,大锅的米饭和粥,食堂里整天放着周杰伦的DVD和电视机,还有炉旁开挂一般,忙得一身大汗,脸被炉火的高温烤得通红的老板。

图文:Michael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