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和你说了?
一般来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也会越来越多。
可孩子长大后,话却越来越少,甚至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这成了现在绝大部分家长不解的难题。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有一种本能的思想惯性:自以为地教育孩子。
之前有个年轻男人找我倾诉,说话的时候他显得有些不安。他觉得自己很聪明,做事有自己的见解,思考能力也非常强。但他讨厌自己,因为自卑,即使在工作上有很多的想法,一句也不敢说。
小时候的他其实非常活泼和外向,能说会道讨人喜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变得“不会说话”了,下意识地逃避与人的交往,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他说:好像是那次,我很高兴地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志愿者经历,而他们是怪我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整这些无用的;又好像是那次,我拿着我的三等奖奖学金名单,他们无所谓地说是一等奖就差不多,这样的事太多我也记不清。
反正我知道,无论我说什么,怎么说,都是不被懂得、不被理解的,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明明他们只是偶尔的“关心”我一下,对我的事情一无所知,却义正言辞地“为我好”教育我。
是啊,在孩子想和你说的时候,你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在听,觉得那是无关痛痒的小事,你没有太在意,或者一味地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说教,慢慢的他们就不愿意再和你分享了。
孩子也只是希望你能够认真听他们说话,听得懂他们说话。
后来,这些家长开始长吁短叹:“我们都是为了他好,怎么就一点都不懂呢?”“我们家那娃,就是不愿意和我们沟通。”
沟通是双向的,真正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情感、态度、个人观点的交流,达到解决问题或增强情感链接等目的。
而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是了解他人的需要,帮助我们在倾听的基础上更好与对方联系。
就像家长不懂孩子为什么不再沟通,孩子也不懂为什么和家长沟通是无用的。
每次与孩子沟通时,你是如何与孩子沟通的呢?你有了解过孩子真正的需求吗?
家长的确有着更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也是真心地想孩子好。但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平等个体,而是专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行灌输在孩子身上。
还有一种家长,会很认真地听完孩子的话,但最后用否定、责备、嘲讽等负面的态度去回应。孩子“受伤”的心灵,也会让他们选择少说话或者不说话来和你保持距离。
反过来看看张女士的“有效沟通”。
以前她儿子也是不爱讲话,她就试着融入他的世界里和他交流沟通。有空的时候看回“幼稚”的动漫、玩回“浪费时间”的游戏、主动和ta分享自己的日常等,增加与孩子的互动。
一开始儿子是小心翼翼的回应,时间长了变得“说有说笑”,再到现在的“无话不说”。
她说:“我是他的妈妈,同时也是他的好朋友。”
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很忙,孩子的话有时候比较无聊,随便应付一下就好,但如果孩子长时间在沟通中得不到认同感和鼓励,就会丧失交流的欲望。
总的来说,家长要学会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平等的对待。多问问孩子的想法,听听孩子的心里话,有效沟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