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高期待,爱攀比的妈妈吗?(续)

2024-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千叶陪跑青春期

针对昨天那位朋友对我的评价,我找了两位曾经一起学习心理学的同学,亲密程度和那位朋友不相上下,让她们作为第二面,第三面镜子照一照自己。

同学给我的反馈更加积极和正向——

同学1的反馈是:

感受到了高期待,攀比是没有感受到。同时,她从更加专业的维度看到了我,她认为人在攀比的时候往往关注点在外,她觉得我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是一个关注内在的人,清晰自己想要的。

高期待其实不见得是坏事,更重要的是怎么对待结果,以及怎么为此负责(期待落空时)。

她的这个表达和我自己的思考还是比较一致的,具体见上一篇记录

我需要提升的部分在于,不仅要正确的看待高期待和低结果,更要和期待对象清晰如何对自己产生的结果负责,这样的结果我需要承担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对自己的课题负责。

同学2的反馈是:没有感受到攀比,就是目标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本身也很符合我的处事模式,非常的老鹰——高控制,高目标!同时用“用心”或者“上心”更为贴切吧!

这其实是相对于这位朋友在家校互动中,孩子家长明显也不适感,并且持续了很久,同时自己本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但很多时候更想生存在舒适圈而发的感慨。我是不是有那么用心和上心,其实也只是相对而言。

不过,听了这两位朋友的解读,我心里更加舒适一些了,在她们身上找到了同频的感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