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理论对我的影响

2016-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从混沌到有序

什么是分形?简单来说,就是自然界许多事物,具有自相似的“层次”结构,在理想情况下,甚至是无穷多层次,适当地放大或缩小几何尺寸,整个结构并不会改变。下面有这样一个例子:

1967年法国数学家B.B.Mandelbrot提出了“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的问题,这好像极其简单,因为长度依赖于测量单位,以1km为单位测量海岸线,得到的近似长度将短于1km的迂回曲折都忽略掉了,若以1m为单位测量,则能测出被忽略掉的迂回曲折,长度将变大,测量单位进一步变小,测得的长度将愈来愈大,这些愈来愈大的长度将趋近于一个确定值,这个极限值就是海岸线的长度。和楚辞《卜居》里说:“夫此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理解样样,根据不同事物,用不同尺度去测量,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但Mandelbrot发现,当测量单位变小时,所得的长度是无限增大的。他认为海岸线的长度是不确定的,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海岸线是无限长的。为什么?答案也许在于海岸线的极不规则和极不光滑。海岸线虽然很复杂,却有一个重要的性质——自相似性。从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海岸线的形状大体相同,其曲折、复杂程度是相似的。换言之,海岸线的任一小部分都包含有与整体相同的相似的细节。

我如何用分形理论去认识这个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分形理论对我的影响

第一次真正理解到这句佛语,从一朵花里能看见整个世界,万物渺小或者宏大,或都存于“道”中,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它们本身也存在一种自相似性,比如从一朵花也能类比我的人生。正所谓儒家所说的“道”存于一草一木中,也存于我们本身,修佛性便是如此。当自己慢慢开始在微观和宏观之间不断转换时,就想开了许多事情,不计较许多事情。有时候别人会问我:“你玩无人机有什么用?”我会回答:“当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世界时,才会真正发现自己到底是有多渺小。”其实不仅如此,当我站得更高看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明白吴吴军写的那本书《数学之美》。

思维模式的转变

在分形理论基础上,我明白了思维模式的对于我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重要性。虽然很遗憾二十多年后我才知道“思维导图”这个概念,但还好明白得不算太晚。前段时间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越复杂,越有序;越有序,越复杂。”这句话完全是基于自身的理解,现在我经常和朋友讲,我们该如何快速了解一本书?如何去深入理解它?如何去探讨一个问题?其实我们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建立起相应的思维导图,一般来说分为三层就已经足够,当我们看清楚它的轮廓,在结合对于三层以后具体的、复杂的、混沌的知识分析,才会建立起更完整的逻辑连接。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下分形里面的为的“分维”,点是零维,线是一维,面是二位,立体是三维,当然了还有四维时间和空间(这里可以读一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的现实世界为何如此复杂,在我理解正是因为有了时间的空间。回想一下我们学数学的过程,不正是从点线面体依次学的吗?现在想数学不仅蕴含着一种思维模式,最后它也会是我们理解分析这个世界的工具(高等数学里很多实用知识)。

“一念一世界。”

喜欢一句话,“只有走了很远的人,才知道如何走得更远。”一个人读过什么样的书,走过什么样的路,一路上遇到过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也决定了他本身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仔细想一下,孟母为什么要三迁?因为孟母知道一个环境对孟子塑造,往往是镜像的,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只需看他经常和什么样的朋友在一起。一念一世界,其实我们的成长都是一直在模仿,我们的念很大层度来源于我们所崇拜,敬佩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六根世界里,我们的的认知只存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爸妈常说的你要想好了,找好了稳定了的工作再做一步打算,我却在想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什么才是稳定。其实不止是他们,当我提出要辞职的打算时,很多同龄都是不理解的,困惑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我看过走过的世界,认识的世界,感知的世界不同,我们之间的念就有了差别。

某一天,我开始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些不确定性,时代变化也越来越快,我也越来越焦虑,我也害怕明天在哪里,我开始不断地质疑自己。我想握住时代的脉搏,感受它的跳动,这样我才不会放弃,才会在质疑中坚持。我越来越多的时候去表达自己,但是周围真的没有多少人听得懂我的倾述,但总会有人那么一群人明白,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在同一个世界,而不在同一个维度,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活法,这样的世界才会更精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