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学院【一年100本书】作业集锦第四期【阅读+学习】主题拆书训练营拆书帮日天分舵RIA训练营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去思考,去行动,就够了!

2018-06-20  本文已影响58人  极简极源

01

有的时候经常问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我们喜欢电视剧里的某一个角色,大部分源于我们想成为那样的一个人。在电视剧里,作家笔下的角色帮助我们实现求而不得的理想,仿佛主人公的隐忍前行就是我们正在奋发崛起,当电视谢幕的时候,我们的梦也就停了,曾经的交汇又变成两条平行线。

02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告诉我们,知行合一,大道至简,虔诚做人,方能成大事者。

 

王阳明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境优渥,良好的出身,加上自己的修为,成为一代谦谦君子。他善于思考,经常问一些别人未曾想过的问题,多方求证,当问题钻研不透或结果让自己大失所望时,他的身体就会任性地生一场病,卧床不起。

他11岁能写诗,15岁就到过关外,社会实践很丰富,这是读再多书也无法获得的体验,王阳明先生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就是知行合一。

03

如果读书没有了实践,就像小鸟没有了翅膀,永远也飞不起来。

王阳明先生因为正义执言,在朝廷遭到奸人陷害,由事业巅峰坠入人生谷底,身陷囹圄,生命岌岌可危。

从小体弱多病的他后来回忆,“在艰苦的境遇中安然无恙,只是因为不曾有一日郁郁寡欢”。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乐观思考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具有卓越的药理作用。悲观思考会在体内分解出毒性物质。所以说,保持良好的心境,连上帝都会站在你这边。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王阳明先生,将人生看得更通透,明悟,睿智,而这样的思考也拯救了他。

读书,就是拿来用的,这在王阳明先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04

稻盛先生的家里姊妹众多,生活拮据,父母只有小学文化,而且父亲的教育也没有给他的人生锦上添花,全凭自己参悟。

有一次稻盛问父亲:“为什么我们家没有书?”

父亲干脆地回答道:“书能当饭吃吗?”

有的时候家庭的熏陶的确很重要,但是一个人的成才并不完全依赖于父母良好的教养,自身的思考和觉悟也很重要。

稻盛先生属于那种很会玩的人,在他们那一堆里是个孩子王,小孩儿们在一起做游戏也是需要动脑筋的,他的思考隐藏在实践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能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稻盛先生虽然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他却能以自己的方式读生活这本书。

05

人的成功离不开一些有意义的经历。比如稻盛先生小的时候经常跟着叔叔去看电影,看完了就把电影里的情景在心里记下来,按照自己的理解,从头到尾有声有色地给大家听。这个过程因为加入了自己的东西而变得更鲜活,不再是平铺直述生搬硬套,才能创造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机会。

稻盛先生有自己的主见,不轻易站队,不盲目人云亦云,遇到事情时,用自己的思考,客观地分析问题,从长远的目标推算、预演、评估,抓住事物的本质。

“人在思考事情的时候,需要消耗能量”,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懒于思考,没有行动,因为思考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改变也需要行动来支撑。

只有思考才能发现事物的真相,书中有句话讲“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念头一变,心情就轻松了”,去思考,去行动,才能拥有积极正面的心态,而不是做埋怨,发牢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无用功。

大道至简,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如果我们想改变,就得拿出行动,插上思考的翅膀,你会发现你离成功越来越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