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教育(5)正确对待成绩
一般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家长都会比较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它也会成为家长对待孩子的晴雨表。这是中国式父母特有的一种情感体现,也是很多孩子的梦魇。诚然,虽有考好时的皆大欢喜,但是也抵不过偶尔发生的马失前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看待成绩的态度。应该理性看待成绩,宽容和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所经历的考试数量是相当惊人的。其中,仅“大考”就超过400场,具体分布是小学80场,初中81场,高中267场。除了这些大型考试外,学生还会经历大量的测试和测验,包括但不限于周考、月考和单元测试不下600次,总数超过了1000次以上。诸如这么多的考试,家长的心态,某种程度上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孩子。
其实,分数只是衡量阶段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不应过分强调,过分追求高分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焦虑,家长应更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具体参考如下内容实施
1.保持宽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当遇到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应避免责备或批评,而时给予安慰和肯定,引导分析总结失利的原因,协助他(她)找出失利的原因,制定对应的方案,扬长避短,争取下次有所改进。
2.关注情绪变化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鼓励孩子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3.传递信任和支持
家长应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强调成长的过程,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仅仅关注成绩,要鼓励孩子为自己的成长和努力感到自豪。
通过上述的方式,家长是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学习态度,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俗语,是几乎所有家长心中的期盼,是希望子女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取得较为出色的成就。为此,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关爱孩子,正确看待孩子的每次考试的成绩,给他充分的理解和信任,使他任何时候都能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在给自己照亮的同时,相信同时也会照亮他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