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简书电影院电影

再看《海角七号》:置身天堂的幸福感觉

2017-07-19  本文已影响24人  徘徊号

在大片横行的世界,到底什么才是好电影?这次,我想再谈一下蕴藏心底令人久久回味的好电影《海角7号》。台湾电影,我看得很少,印象中只有一部杨德昌的《一一》,唯美细腻舒缓,如诗如梦的节奏,影片的艺术性是没得说,可是有多少人会按捺住性子耐心看完这三个小时如散文诗般的电影,我还是怀疑的。就我自己而言,如果上完一天班,又浮躁又劳累又沮丧,要看完这《一一》,必须要有一定的意志克制自己的倦怠才行。艺术电影曲高和寡到这种程度,追求艺术的导演难免是悲哀的,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低俗,多给艺术电影导演一点掌声和喝彩。

可是,这部《海角7号》不同,我是饶有兴趣看完的,而且意犹未尽,看完了再看,重温某些片断某些歌曲,一遍遍。看的时候,常常笑,有时忍俊不禁喷笑,有时发自内心微笑,有时一边笑一边流泪,心中其实并不悲伤,只觉得温暖。那温暖,如同阳光隔着轻纱照射进来,滤去了耀眼和灼热,只余下一片柔婉的温热,与祥和。

好电影应该教人反思生活,一些好电影甚至会激发人热爱生活,印象中《深海长眠》正是这样,看完电影叫人忍不住要感恩生活的赐予,内心充满祥和的光。而这一部《海角7号》也是这样,诗意的视角捕捉着平凡生活的美,舒缓的节奏抚慰着现代人浮躁的心绪;朴素的述说关注着每个普通人,诙谐的打趣使人善意的微笑——电影叙述的背后,有一颗包容宽广的心,和一双充满爱和仁慈的眼,所见无不美,所闻无不乐,所感无不仁,所思无不善,所以影片处处洋溢着人性的温情和光辉。

当坐下来写这篇日志,我心中尚是柔情脉脉,却为找不到更多恰当的词赞美它而羞愧。一部好电影就是这样,不费招式就化解了我先前的怒气冲冲,顷刻间消融了我的戾气和刻薄心性。它还蕴含着一种大爱,叫我反省自己的偏狭过激,指给我看生活有多么美好,教我领悟一味抱怨一味消极是自己内心缺乏爱,而爱能宽恕一切,爱能化解暴戾,爱是唯一正确的前途……

我来尝试说一说《海角7号》的好吧,尽管说不全,还是勉力为之吧。

我觉得《海角7号》最打动人的,并不是爱情,不是英俊小生范逸臣和美丽模特田中千绘莫名其妙从敌对到相爱的过程,也不是异国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不是那感人至深的七封信,虽然这七封信写得确实堪称完美,可是我清醒地认识到,这也不过是煽情,情书写得再动人,都不能称为完美的爱情。

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对小人物不惜笔墨的描述。那个旁若无人在电梯里唱歌的未成年女孩大大,那个只会弹月琴却一心爱表演的年老跛足的茂伯,那个一副大嗓门热情热心推销酒的马拉桑,那个长得像昆虫却爱表现的机车修理工水蛭,还有那憨直的警察,拘谨的前台小姐,神情郁郁的清洁员无不多姿多彩,戏味十足。

电影也不疏忽他们的爱情,虽然寥寥几笔,然而生动传神,未成年女孩大大和追求她的小男孩的早恋羞涩却一本正经,马拉桑和前台小姐羞羞答答的爱苗正逐渐成长,一心爱着老板娘的水蛭无怨无悔不求结果的境界岂非高,喝了酒才逢人说他的鲁凯公主的憨警察难道不情深?这些小人物的爱情那一个比不上飘洋过海的七封情书?

小人物也有故事,一开始焦虑的友子和清洁工争吵,直至最后的和解,这一点点细节也让人回味,生活处处是故事,对于小人物,实实在在的生活即是故事,对于我们也是如此,电影中的他们看上去活得那么津津有味,虽有烦恼,虽有困惑,可却都有梦想,有希望,让人感觉人之可爱,感悟生之可爱,从而反照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思考,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哪里……影片细腻温情的叙述这些小人物的生活,使整部电影宽阔明朗,充满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

值得称赞的是导演的视角宽阔,不局限于主角情事,虽关注细节,却不琐碎芜杂,整体和谐流畅自然,体现出叙述的宽广,且不刻意不夸张,诙谐处显得自然,搞笑处不乏艺术,节奏时而舒缓,时而轻快,显示出驾驭影片的娴熟和放松,从而使观众在观赏影片时感到自然和谐舒畅的快感。

《海角7号》还有一个亮点在于音乐。越来越觉得音乐直抵人心,比一切文字画面更有效。例如中孝介的这首《各自远程》刚一开头,所有的耳朵都像得到了甘露,这一个个音符,一句句吟唱,无不是流淌着的奶和蜜,滋润着久涸的心田,歌曲声中,细雨蒙蒙,大地正醒,麦苗复苏,枝条抽芽,花朵微颤,鱼儿沉静,燕子双飞……一切关于美好的想象尽可以舒展释放,无边无际。

如果你能听到音乐,那么一切语言是多余。音乐是心绪最纯净最完整的呈现,所有语言完成不了的,那么交给音乐吧,让它以最温柔的方式抚慰人心,化解戾气。也许导演明白这个,所以拍摄这一部如诗如画如圣洁之声的音乐电影。

​好电影加上好音乐,挖掘出平凡生活的美,呈现出普通人性的美,使人有置身天堂的幸福感。这是对一部电影最大的赞美。而这部电影,由台湾导演魏德圣拍出,我心里充满欣喜和对他的感激。

【文 /花青藤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