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App印象笔记印象笔记 Evernote

【讲座文稿】【印象Online第四期】-如何用印象笔记做好一天的

2017-05-26  本文已影响622人  嵇嘉理

本文字稿系根据2017年5月25日的【印象Online第四期】-《如何用印象笔记做好一天的日志》整理而来,部分冗余的文字有删节。

以下多图预警

一、自我介绍

(略)

二、当我在写日志时,我在谈些什么

(一)日志的简单分类

一般来讲,日志通常可以分为这几种情况:

  1. 公司要求的撰写的。这种形式的日志通常体现出来的就是工作日志,比如项目的施工日志、老师们的教学/备课日志等等。


    施工日志,图片来自于网络
  2. 个人自发写的日记性质的日志,比如每天记的日记、手账之类的。
  3. 介于前面两者之间,比如参加各种在线活动的打卡的要求。这些打卡基本上也要求有规律的提交材料的,比如每天读书的计划、每天的写作、每天的绘画的任务等。也可以算是日志的一种形式。

(二)为什么要写日志

1. 简单的原因

2.深层次的原因

我之前也参加了一个职场打卡活动,叫做三好一改。这里节选一个叫做“李洪英"的朋友撰写的三好一改。(原文内容挺长的,具体内容参见:http://www.hsrc.gov.cn/channel/detail-sq_7791448296989134.htm

1、今天是三好一改的第300期,我已经写了300天,有点不相信。回顾这300天的内容,从最初的记事流水账,到现在的叙事感悟,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我最大的收获便是我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脑图,从原来的只看到树叶的背面,到现在满眼都是溢满阳光的绿叶;从原来的担心焦虑,到现在的做了再说,我的确找回了正能量。我的正能量不仅不再迷路,同时我还把善良、友爱、积极、主动等正能量传递给了周围的人。若干年后,这些小文章将会是我极大的财富。非常感谢我最尊重的老师林正刚先生的指引。

其实从这篇日志中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或者说是我“为什么要写日志”的很本质的原因。

  1. 生活案例化处理,深入进行分析;(从原来的只看到树叶的背面,到现在满眼都是溢满阳光的绿叶;从原来的担心焦虑,到现在的做了再说)
  2. 培养成习惯(今天是三好一改的第300期,我已经写了300天,持续不断的促进自己进步)

其实这三点成甲总结的,因为我发现他总结的比我精炼的多,所以就搬运过来了。

(二)日志需要准备哪些素材

简单的说每天的日志一般需要下面的这些素材:

  1. 每天的灵感(文字)或者草图、手绘
  2. 照片(各种书面材料的照片)
  3. 音视频,比如各种讲座
  4. 微信网页等网络渠道

这样梳理下来,问题就很明显了,而且简单粗暴:纸质的本子容纳不了如此饱满的性格。过去的说法是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现在应该说是聪明人用数位笔记本。这是时代提出的必然的要求,也就是目前我们处的这种数字时代它自身提出的超越纸本的要求。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也促使我们要从纸本转移到数位笔记本,比如:

  1. 纸质笔记本不便于携带
  2. 纸质笔记本容易毁损


    正在断舍离的孩子。一不小心就可以把各种笔记本断舍离掉。

而最近Wannacry勒索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则宣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存储在电脑的中的word等形式的文件,其实也并不太安全。这也就迫使我们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案,同时还能够保证我们的效率。
这里很自然的就联想到了云笔记的问题,在这里很自然推荐的是印象笔记。

三、怎样用印象笔记做好日志

(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怎样用印象笔记快速做好日志

下图是一位叫做王赞赞的象亲前几天在群里面发的图,里面提到的问题戳到了很多人的痛处。


王赞赞的问题

问题很简单,但是要求却不少。

  1. 要有日历
  1. 要提前安排的,还要形成笔记(记录)
  2. 回顾之前的活动
  3. 常常带来新的机会(总结)

如此多的要求,亲爱的象亲,你还能hold住吧?
别怕,少年,嘉理老师有秘籍。

秘籍1 DayEntry+印象笔记

DayEntry + 印象笔记
  1. 秘籍1支持的笔记要素
  1. 主界面
    DayEntry主界面
    从主界面上可以看出它支持印象笔记的笔记本、笔记的命名、提醒,而实际上它还支持印象笔记的标签、复选框、以及列表的形式。同时日志式的外观便于增加或者追加笔记。
  2. 生成的日志


    导出到印象笔记的截图

    通过截图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 DayEntry形成的笔记在印象笔记中的整体情况


    d3.PNG

秘籍2 格志+印象笔记

格志+印象笔记
  1. 格志支持以下的要素:
  1. 类九宫格的界面


    格志主界面

    格志的界面采取的是一种类似九宫格式的界面,采取的是问答的形式。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很方便的进行反思,而且涉及的方面比较齐全。
    3.格志导出到印象笔记中的呈现


    导出到印象笔记后的呈现

秘籍3 Moves + ActivityDiary+Evernote

Moves + ActivityDiary+Evernote

这是一套组合。这里用的是Evernote也就是说,它目前并不支持印象笔记的中国版。

Moeves主界面
Moeves设置界面

从Moves的界面可以看出它能够记录一天的行动轨迹,也就是位置信息,结合ActivityDiary还能够将日历与文字信息结合在一起。

秘籍4 IdeaPlaces+印象笔记

IdeaPlaces+印象笔记

该组合可以将印象笔记中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笔记在地图中呈现出来,也可以在特定的地点增加或者修改笔记。
IdeaPlaces支持地点信息、照片、声音都可以


IdeaPlaces界面

秘籍5 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

其实前面几种秘籍他的实质就是一种命名规则,也就是说在笔记的命名的时候采用“前缀+日期戳”的形式进行整理,同时将日志放置在特定的文件夹之中。比如可以简单的将5月25日的日志命名为rizhi20170525。

考虑到效率等因素,这里主要推荐前三种方法。这里之所以上面的各种秘籍都提到了要保存到印象笔记里面其实还有一种积累和沉淀知识的考量在里面。

唯快不破

当采用上述的秘籍将笔记汇总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了一天日志的最初的形式了。


没有整理的日志

当我们的素材都收集了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加一些连接词上去就好了。虽然看着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就可以交差了哦,而且是可以很快的交差了。其实这就是一种流水账的日志。


流水账日志。图片来自于网络

(二)日志也是一种修行,欲速则不达

这里有一份日志,可以对照着上面所提到的“流水账日志”来对比着看。假如你是一个领导,你看到下属提交上来的这样两份日志,你会感觉哪一份更好呢?或者作为一个日志的撰写者,你觉得哪一份对你的成长会更有帮助呢?

三好一改日志,图片来自于网络

1. 稳扎稳打,探求日志极致本源——为什么要“好”

2. 稳扎稳打的几种姿势

就像传统功夫的扎马步一样,用印象笔记整理好一天的日志同样需要做好一些基本功。这里简单整理如下:

3. 举重若轻,提升自我知识管理层级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之前的那几篇日志。


三好一改日志,图片来自于网络

1、今天是三好一改的第300期,我已经写了300天,有点不相信。回顾这300天的内容,从最初的记事流水账,到现在的叙事感悟,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我最大的收获便是我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脑图,从原来的只看到树叶的背面,到现在满眼都是溢满阳光的绿叶;从原来的担心焦虑,到现在的做了再说,我的确找回了正能量。我的正能量不仅不再迷路,同时我还把善良、友爱、积极、主动等正能量传递给了周围的人。若干年后,这些小文章将会是我极大的财富。非常感谢我最尊重的老师林正刚先生的指引。

立足于每天的日志,然后通过对知识的定期回顾,比如每天、每周、每月这种回顾,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检验与审视效果,“看到自己的成长”。通过季度、年度(日志中的300天)促进自己思维方式的改变,如日志中所提到的“彻底地噶边了自己的脑图”,发现相关影响生活的规律。

如此一番下来实现自己在知识管理问题上的三个层次的跨越:由数据管理维度(印象笔记内笔记的存放与结构搭建)到信息管理维度进而底层规律的维度。

(文by嵇嘉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码进入直播间可回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