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给爸爸沏的一杯茶

2018-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白与灰_80
女儿给爸爸沏的一杯茶

小屁股八岁了,平时放学都是姥姥姥爷先接回家,下班吃过饭再接回来。

今天下班到老人家,因为天气较闷热,就站在阳台上吹吹风,小屁股过来问“爸爸,我给你泡茶吧?”,“好呀。”。

小屁股从屋里搬出来一张塑料椅,铺上垫子,摆上简易茶具,有模有样的操作起来。

水是温的,茶泡开没有也不知道,倒在杯中的时候还有渣,垫子一部分也弄湿了。按沏茶标准,整个操作过程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当小屁股沏好递给我的一瞬间,突然一股莫名的感动。

这是女儿给爸爸沏的一杯茶!

水不开、有渣、弄洒有什么所谓呢,这是女儿给爸爸沏的一杯茶!

女儿给爸爸沏的一杯茶

近不惑之年,两个问题经常会想起,一个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另一个便是下一代要如何教育。

看到身边的家长早早就进入军事竞备状态,这种应该是常态吧,毕竟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技能要多多的掌握,学习成绩很重要,父母擅长的技能要早早传授,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应对将来社会上的丛林法则。

在小屁股给我递茶的一瞬间,脑子里突然设计了一个场景,某位家长若是做与茶相关收藏或经营茶生意的,一般对茶道有较深的研究,对沏茶流程有较高的要求,把自己的爱好传下去人之常情,从小训练孩子沏茶的功夫也算多一种技能。

当他要求自己的小屁股:

“去,沏一道普洱茶”

“茶盖放哪,我教过你的。”

“手势是怎样的,想啥呢?”

这样一道茶沏好后,当小屁股递上前,他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动?

可能不会。

女儿给爸爸沏的一杯茶

有本童书《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很出名,我也不知道它为啥出名,因为看过的人可能仅仅只是在读的时候认同,在现实中认可的是“上不了台的才只能在下面鼓掌”,“在台下鼓掌的是能力不足的表现”。

生存不易,为人父母什么才是需要教给小孩最重要的,是否只有用理性思维这一条评价体系行得通,亲情、感性、情绪都必须为了适应社会生存而压抑在丛林教育之下吗,我也没有答案。

我只知道当小屁股沏好茶递给我的一瞬间,突然一股莫名的感动,这是女儿给爸爸沏的一杯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