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她们的英雄主义
公众号:小小的星光
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
我在一天之中,连着看了《三十二》和《二十二》。
看完以后总感觉心里涩涩的,身体像是被一股沉重的郁结所围堵,无以排解。
《二十二》所记录的大多数老人都是一九二几年出生的,直到抗日结束,她们也不过二十岁光景。可想而知,当她们成为“慰安妇”时,很多人都还没成年。
我之前以为战争只是会带来杀戮、饥饿、死亡,但并没有意识到会有“慰安妇”这种制度的存在。
而这个制度给女性所带来的伤害,可能就和林奕含所承受的一样:“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战狼2》讲的也是战争,但相比《二十二》,《战狼2》的热血和主角光环,可能反而会让我们生出几分侥幸来:战争固然会有死亡,但也会造就个人的英雄主义。
在《战狼2》的观影的过程中,我们总会下意识地把自己带入到主角身上:如果我们出现在那里,肯定不会是个还没冲锋就丧命的炮灰,就算我们不是主角,也该是个最晚领便当的配角。
但现实中,时势所成就的英雄,往往不是普通人。
这也是我在吴京凭借《战狼2》大火之时,对其只字未提的缘由,倒并不是不看好它,只是整部电影下来,印象最深的只有片头的导弹特效。
写什么呢,写不出来。
但《二十二》不同,这部电影记录了战争时期的普通人。它的味道像是红酒,入口醇厚微涩,但后劲极大。苦味是一点点地从心里泛出来的,隔了夜,反而更浓了。
无力言说的苦难
“不说了,说了不舒服。”
真正的苦难,是连说都要喘上几口的。这些老人,就算花上十二万分的力气,也还是说得断断续续,句不成句。
我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她们,“可怜”这个词用在她们身上,只觉得肤浅轻薄。
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明明都已经瘦骨嶙峋,却还要独自挑水。
当我看着这样的画面时,竟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原来,现在的中国还有人过着这么苦的日子。
为什么我们有人总是在为吃什么牌子的奶茶纠结,有人却只要有一碗稀饭就举双手了呢?
生活并不是一道数学题,出来的东西都可以划等号。
就算是好人,坏事还是会屡屡发生呐。
《三十二》是《二十二》之前的纪录短片,它讲述了韦绍兰老人和她儿子的故事。我个人觉得《三十二》比《二十二》拍得更好,可能是因为《三十二》就讲了一个家庭,更深入和具体,也让人感触更深。
主角韦绍兰是婚后被日本军抓走的,而当她中途九死一生地逃回家时,满肚子的委屈和劫后余生的喜悦却无处安放,反而遭到了丈夫的谩骂。
很委屈吧?似乎……当时死了更好。
幸好,总算是有人能懂她的委屈。
老人在片中将这话重复了几遍。
我想,在她度过的几十年里,这句话可能已经在心里念了千万遍。
或许就是靠着这句话,她活了下来,并生下了一个中日混血的儿子。
讲真,我一开始挺讨厌她丈夫的,但后来听韦绍兰说,儿子出生后,他们夫妻吃野东西,给儿子吃米粥,她丈夫很疼这个儿子,也不舍得打他。
看到这边的时候,鼻子突然就酸了。
在战争中挣扎着生活的人,哪一个心里不苦呢?
她丈夫怎么会不懂?他可能也一直都在怨恨自己的无能为力,年轻时不能保护好妻子,而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一辈子都要在村里人的闲话里生活。
2014年的时候,韦绍兰的儿子已经七十岁了,他放了一辈子的牛,也从一个年轻的光棍变成了一个年迈的光棍。村里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就连他同母异父的弟弟也想雇凶杀他。
就因为,他身体里流着一半日本人的血。
我觉得他比他母亲更冤枉,在别人眼里,他可能连出生都是错的。但他又命硬,喝药都死不掉,蚊子似的生活着,既没有遭遇更大的悲痛,却也没有出头之日。
最可悲的莫过于此,在已经失去了全部的可能性之后,却发现还有许多的岁月需要过下去。
如今,这些幸存者还活着,他们还能以自己的经历控诉这场战争,但等到他们都离世以后,这场战争最终会不会沦落为书本上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其真实性是否也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段历史在后代人们的心里,会不会也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
就像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的那样:“他们心中的悲哀,也不过是随着当地风俗的大流,逢年过节的到坟上去观望一回。”
毕竟,我已经很难想象,眼前这高楼耸立的城市,百年之前还是一片疮痍。
可能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为了让我们不忘记,有一批人在努力地记录着。
遗忘,是岁月馈赠给人类治愈伤痛的良药。
但药效再好,总得要留疤,才能记得住。
长命百岁的孤独
作为局外人,我们对影片中老人的悲酸无法体会其万一,但《二十二》仍然能引人共鸣,是因为它还涉及了一个无人能躲的话题:衰老。
一直以来,长命百岁都是寿宴上的祝辞。
但如果一个人在贫穷、空洞、孤独之中生活,长命百岁又有什么用呢?
影片中让我印象很深的是这样一个镜头:
画面被大门一分为二,门的一边是一群在打游戏的小孩子,另一边是个在椅子上坐着的老太太,她的身上瘦得只剩下一层皮,动作迟缓地端着碗,愣愣地嚼着米饭。
我当时就悲从心来:人老了,竟是这副样子。
过了几十年,战争是结束了,死人死了,活人却还要计算着怎么活。
不管她们经历了多可怕的事情,总归还是要吃饭,睡觉的。
或许她们在夜里疲累至极,躺在床上也就睡了,梦里也并不一定会梦到那些悲哀或欣喜的景况,只不过咬着牙,打着哼,一夜夜的也就这样过去了。
这样的长命百岁,当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吗?
之前在《毒木圣经》里读到一句话:“上帝无需惩罚我们,他只需让我们活得够长,让我们自我惩罚足矣。”
一个人的长命百岁,或许也是命运玩笑般的诅咒。
我后来想了想,大概活久见的唯一好处,是能够看到曾经欺凌自己的人,也在被岁月欺凌。
电影里中有个照顾老人的日本留学生说,“阿婆看见日本人的照片没有哭也没有生气,她笑了,说,日本人也老了,连胡子都没有了。”
然而,让我更感动的是这个留学生的后半句话:“我以为她会生气,她们受了很大的伤痛。但她对我们很好的,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哪里人。”
阿婆的善意是对小辈一视同仁的,这种隐藏在平凡中的伟大,真是直击人心。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两场葬礼,在丧号幽幽的呜咽声里,人们点香的点香、磕头的磕头、抬棺的抬棺、寒暄的寒暄……每个人都平静地忙碌着,既没有喜悦,也没有太多的悲戚。
原来,一个老人的逝去,带来的就是一场亲友间的久别重逢。
而最后,一个人只剩下一座坟、四个馒头、一壶酒。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写道: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些老人就在她们的生活里,实现了这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虽然生活的真相是如此的不堪,但她们还是笑着的,她们唱着过去的歌,她们说,“人生只愁命短不愁穷”。
我们常用“风烛残年”来形容老人,是因为一旦活到岁月的尽头,生命就像烛光一样微弱,在风中摇晃不定,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吹灭。
在命运和衰老面前,人类都是和这烛光一样脆弱的,但总是有人在咬牙坚持着,因为这个世界在她们眼里还是这么好,就算是吃野东西,她们也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这种简单的坚持,就是她们的英雄主义,那是在黑暗的炼狱里,闪现的烛光。
最后,这部电影我还是建议去影院看,倒也不全是为了铭记历史,或者导演所承诺的捐款。
我只是觉得,作为一个很丧的现代人,我们还是需要感受下,那种在长夜难明的黑暗里,透出的一丝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