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简书电影文章

《我不是潘金莲》的委屈孩子都有过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朱朱_3396815

初看上去,《我不是潘金莲》是一个《秋菊打官司》式的故事。农村妇女李雪莲,由于假离婚变成真离婚,把丈夫告到法院,法官判她败诉,她一气之下将法官一并告到了法院院长那里;院长不管,又将院长一起告到县长那里;县长不管,就去找市长……所到之处,相关官员都被她一并上告,一直告到中央。最后,院长、县长、市长、省长都被撤了职。

真是一言不合就告状,扫落一地乌纱帽。不仅如此,她还坚持十年不放松,每逢北京召开人代会,就进京告状。她一直说:我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怎么能就这么算了呢?! 可是,大家都以为自己知道她受了多大的委屈。他们一直劝她:不要再胡闹了。“胡闹”这个词后面,是因为他们对李雪莲定了性:一个一根筋、自私、狡诈、阴晴不定的偏执狂。

影片结尾,终于不再告状的李雪莲,遇到了当初因她而撤职的县长。他说你为了一间房而假离婚,她说,不是为了一间房,是为了多要一个孩子,大儿子给了前夫,她肚子里小的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生下来,前夫背信弃义、跟别人结婚了,她掉了腹中的孩子,告状,是为这。她委屈的是:凭什么她的儿子就成了后妈的儿子,她肚子里的胎儿又流了产?失去两个孩子,假离婚的主意还是她出的,她能不悔、能不恨吗?!

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这个女人为什么这么倔。可是这么几句话,怎么就等了这么多年才说?因为,无人聆听。地位的不平等,和目的相互冲突,使李雪莲一直在说,却没有被听到。

举个例子,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生时新手妈妈还不知道养育孩子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连喘息片刻都是奢侈。所以当孩子打乱了她原本的节奏、破坏了她预定的目的,孩子的种种不合我意的行为,新手妈妈都能替她找到“原因”:在大庭广众下哭闹就等同于孩子故意与父母为难,威胁父母。; 学习不好就等同于孩子努力不够,不专心,净想着玩。

这何尝不是一种我自以为是的价值判断?我们迫切地需要为孩子的每个行为找到一种解释,而这种解释,常常是一厢情愿不明就里的价值判断。认清了这些为人父母的应该思考如何通过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了解孩子背后的感受和想法?如何尊重这些感受和想法?有哪些举动表面上是在和孩子沟通、实际上却关上了孩子的心门?

实际上,在两个势均力敌的人之间,倾听更容易发生,却仍然有我们不自知的揣想和判断。那么你问问自己,对孩子你会倾听吗?孩子磨蹭、拖拉、不爱学习,玩游戏、看小说成瘾,跟父母无话可说,或者就一件鸡毛蒜皮的事反反复复地抱怨和纠结,。。。当孩子有了这些“问题”,我们却执着于如何“矫正”他们的这些行为。倾听,这中间,常常被忽略了。正如李雪莲,一直被“矫正”,却从未被听到。

听到,只能发生在两个平等的人之间,当我们站在制高点,考虑如何去引导和“矫正”孩子的问题行为,我们常常失去了倾听的心态。除去固有的角色束缚,倾听更容易发生,因为我们可以承认我们都有着对美和善的共同追求,也都有着人性无法避免的各种缺点。

教育的关系,说到底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只有在能够彼此“听到”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正如被撤职的那位县长,当李雪莲拦住他的车找他伸冤时,他害怕麻烦、匆匆逃走;当他在小饭馆里巧遇李雪莲时,一切的利害关系都不存在了,他和她,才能真正对话。为人父母究竟能不能放下自己的任务、目的和职责,听听孩子说什么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