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发现”一名传奇的“斜杠”作曲家
又发现一名传奇的“斜杠”作曲家。
说传奇,是因为他曾经在纳粹集中营里作曲,并在狱中进行首演,演奏者是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四名囚犯。
说斜杠,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描述,首先是“鸟类研究专家”,其次是“写节奏的人”,再次是“管风琴演奏家”。
我第一次知道“梅西安”的名字,是看作曲家陈其钢的传记,其中说到他在留法期间,跟随梅西安学习作曲,是其关门弟子。
陈其钢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78级毕业生,其严肃音乐在国际上屡获大奖。
梅西安1908年出生于法国阿维尼翁,8岁开始学习音乐,11岁进巴黎音乐学院,23岁开始,受聘为巴黎天主圣三教堂的首席管风琴师。如果不是二战爆发,虔信上帝并热爱音乐的他,或许会像巴赫一样以管风琴师兼作曲家的身份度过平静的一生,顶多再花一些时间去观察鸟类。
1939年,德国闪电式入侵法国,在音乐界刚刚小有名气的梅西安也应征入伍。法国很快投降,31岁的梅西安和300多名战友一起成为战俘,被囚禁在德累斯顿以东七十英里开外的哥利兹纳粹集中营。
战前,他已经在构思《时间终结》,仍然是宗教题材。而此刻,他生存的时间随时都可能终结。
集中营里有一名德国看守,必须记下他的名字:卡尔-埃里希·布鲁尔,他听说过梅西安的名字,希望能帮助他完成作品。他先给了作曲家一些纸和一截铅笔头,还给他找了一间空房子让他作曲,免去他繁重的体力活,又在战俘中帮他招募乐手。条件有限,只能找到一个吹单簧管的,一个拉小提琴的,一个拉大提琴的,梅西安自己可以担任键盘,如果有的话。
因为先找到的是单簧管,所以先写了第三乐章:《鸟儿的深渊》,这是他心爱的题材,他将单簧管的功能呈献到了极致,时而落入中低音区沉闷呜咽,时而闯进高音区尖锐呼啸,宛如时间终结那刻的回响。
作为一个鸟类研究专家,梅西安能分辨700种以上的鸟叫声,他认为鸟类是早于人类是音乐家,且天生懂得和弦变调,人类作曲的那些技巧,都是鸟们玩剩的。
看守允许乐手在监视下购买乐器,还想办法为他找来了一架立式钢琴。
1941年1月,《时间终结四重奏》在战俘营首演。室外,下着雨。梅西安在“舞台”最左侧,钢琴音非常不准,缺了一些键,还有一些键按下去就起不来了;大提琴只有三根弦;四个人穿着囚服,踩着木鞋。音乐很难懂,但是在演奏前梅西安科普了与音乐有关的宗教背景。
听众中有德国人、法国人、波兰人等。关于人数,有的说多达5千,有的说4百来人,还有说150人的。不管怎样,根据梅西安的事后回忆:“从来没有人如此全神贯注地聆听我的音乐,并且如此心领神会。”
这部四重奏的写作初衷就是表现时间的终点,而不是集中营的炼狱,它更多的是关于过去、未来、永恒等终极概念。他说:“创作时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巨大的天使从天堂而下,身披云朵,头顶彩虹,脸是太阳,脚是火焰。他打开手中的书,右脚踩在蓝色的大海,左脚踩在黄色的大地。他如狮子一般大吼了一声,随即响起七声雷。他宣布现在生命将永恒持续,在土地上、在海洋中的东西将永远存在下去,再也没有时间了。”——这是启示录中的场景,反映了梅西安想要终止时间的欲望。
除“鸟语”外,梅西安还是一名典型的联觉艺术家,他可以从音乐中直接看到颜色,而且是非常准确且带程度描述的颜色,比如“普鲁士蓝”、“浅绿”“深绿”等,他会在乐谱上标记出颜色以帮助演奏,包括和弦和重音等。这种联觉是一种“第六感”,他认为其实很多人都有,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梅西安进入巴黎音乐学院的时候,德彪西刚刚去世,他是从德彪西印象主义的基础上起步的,后来又受到象征主义美学的影响,其音乐技法与配器影响了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思潮,使其成为德彪西、拉威尔之后最重要的法国作曲家。
他的关门弟子陈其钢被认为是得其真传的作曲家。2008年,陈其钢应张艺谋之邀,担任奥运会音乐总监,创作了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主题歌《我和你》。
那一年,正是梅西安的百岁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