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千字500元的好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5503/11ca5ad94cd59632.jpg)
3月2日,我的稿件《炮弹场上的生意》(原题为《行走在炮火销烟中的捡弹人》)在“全民故事计划”公共号发表,按千字500元计算,稿费2500+。
自去年下半年起,因真实性强和稿费不菲的原因,“非虚构故事”写作被我确立为主要方向。半年来,先后写出6篇稿子,稿费从每篇200元,到每篇600元,再到现在的每篇2000元左右。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5503/1f2edd8d050bbf0e.png)
比起稿费的增加,稿件质量的提升更为重要,毕竟磨刀才能不误砍柴功。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自己从“小白”修炼成“老鸟”,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赚取部分稿费,实现一箭双雕,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首要是,认真体味生活,让故事推着你走。我生活在部队营区,不论是耳闻目睹还是亲身经历,很多鲜活的军旅故事就摆在眼前,真实却又不为人知,挖掘并将它们呈现出来便成了我的心愿。
回顾写下的几篇故事,无不是从生活中来,无不是故事情节在脑海中不断涌现,无不是写不出来心就不安。第一篇故事《分到30平老坛酸菜味的军人家属房》就是来自亲身体会,我花了半天时间窝在不大且老旧的家属房,与之相关的故事素材便全面袭来,笔停不下来,几乎是一气呵成,投稿第二天就发表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5503/832e44492cedfc09.png)
其次是,认真倾听故事,化别人的口为你的手。受制于经历和阅历的有限,每个人亲身经历且可写的故事不会很多,这个时候就要学会把听来的故事写出来。
第二篇《“克夫”的我,越活越像个罪人》就是听来的真实故事,一个军嫂和连长丈夫新婚一月未满,丈夫从器械上摔下成植物人,自己却被公公婆婆辱骂为“克夫命”、“丧门星”,受尽百般刁难和屈辱。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5503/e9b604fb62c7bba0.png)
这样的故事虽让人痛心,却真实存在,为写好这个故事,我多次向陪护战士和军嫂了解细枝末节,反复修改后才敢投稿,最终在“有故事的人”发表。我们在听到一个故事时,要有基本的判断,这个故事真实与否,可写的点在哪,还有哪些素材要进一步了解。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别人为什么会看这个故事,靠什么写好这个故事。
再次是,认真挖掘细节,让故事丰满有张力。好的故事区别于普通故事就在于对细枝末节的把握和处理上,一个段子说鲁迅当年发表《孔乙己》后受到众人的指责,他们纷纷表示这哪是在写孔乙己,分别写的是自己嘛。好的故事就是要让读者感同身受,有强烈的代入感。
《炮弹场上的生意》这篇在细节挖掘上就下了一番功夫,为了刻画出捡弹人的麻木不仁,全文从头到尾都在铺垫,从把“捡弹”戏称为“捡屎吃”,到被解放军巡山时石头砸中的心理反应,再到捡不成弹怒砸摄像头的举动,这些都是积羽沉舟的细微之处。
最后是,认真细致修改,让故事尽善尽美。坦诚地讲,再优秀的写手也离不开对文章的反复修改。修改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故事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有没有更好的讲述方法。《炮弹场上的生意》这篇的结构就反复修改了几次,最终选择将读者先拉到捡弹的现场,再引出捡弹人,这样的布局先入为主,引人入胜。
另一个是对文章语句和标点符号的修改,这是一个写手的基本功。写故事类文章对这方面要求更高,人物间的对话、说话的语气和方式都会因一字之差而大为不同。比如同样是捡石头,是用“捡起”、“拾起”还是“抄起”,在不同的场景中就赋予不同的内涵,在《炮弹场上的生意》结尾我用的“抄起”就比“捡”和“拾”效果好的多,一来显示动作迅速,二来宣誓情绪愤怒。
百闻不如一见,百说不如一练。好射手是靠子弹喂出来的,好写手是靠多写练出来的,好故事是靠多思多读多改出来的,愿与大家在写故事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ps:文章涉及稿件在个人简书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