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启微录——人心,机也
――来源于留余
下面,我们将开始讨论全经上篇中的关键问题:“人心机也”。先看原文——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这一句的古注是: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人心者,气质之性,即知识之性,所谓机心,见景生情,随风扬波,而人因之有生有死者是也。天性者,天机,即是天道;人心者,人机,即是人道。守天机者存,顺人机者亡。惟大圣人观天道,执天行,中立不倚,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修真性而化气性,守天道而定人心,不使有一毫客气杂於方寸之内也。
这段古注,不知确切的作者究竟是谁。但从注文我们不难看出,这注极其精彩。看到这段古注,让人立即感到,这注分明是道家的说法,但其内容,与佛家的重要典籍《大乘起信论》几乎是一模一样。《大乘起信论》将人的心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其中的心真如门,就是这里注文中的“真性”,心生灭门,就是这里注文中的“机心”,也就是知识之性(这里的知、识二字,是动词)。道佛二家在这里的说法,完全一致。下面,我们要详细地来探讨一下这句话的内涵。
这一句在语法上,其实是倒装句,按现代的语法,应该是“人,天性也;机,人心也”。
人的天性,是什么?用道家的话来说,天性就是“朴”;用儒家的话来说“人者,仁也”,天性就是“仁”;用宋明理学的话来说,就是“诚”,就“实”,就是《通书》所说的“诚而已矣”。按上文的古注来说,天性就是真如之性,就是“不知不识,顺帝之则”的真心。
不管是朴,是仁,是诚,还是其它的什么,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个天性,也就是一个人像在小孩子那个时候一样,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样子。这个“天性”,就是人的“初心”,就是人心“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状态,就是人心性还没有被污染之前的样子。就是人心还没有随年龄的增长而“气禀拘之,物欲染之”之前的状态。人的这个“天性”,是自然而然——“不待作而自有,不待为而然”的,是纯朴、朴实的。这个天性,就是人的“本”——回到前面我们讲过的,天,是不动不变的,但云总是不断在变化的,我们的天性,就像这是里的“天”一样,而后天被“气禀拘之,物欲染之”的状态,并不是我们的“天性”,天性本不动摇,实际上是不会变动的,只是我们被“染”之后,就自己把自己骗住了,就开始追逐所“染”的那些“无常”的东西了,把变化无常的“云”错认作为“天”了。
“人心, 机也”——前面我们讲“五贼”的变化,讲如何进行“观”,举了很多的实例,已经涉及到了许多“人心”方面的东西,按说,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为什么“机”的要点就是人的“心”了。不过在这里,我们需要再次深入地探讨一下这句话的内涵。
首先,大家眼面前这篇文章,从开头到这里已经十余万字,这十余万字,都仅仅只是些文字,都是作者本人起心动念,堆砌而成。这些堆砌而成的东西,与那个活泼泼的“心”或者说“机”,其实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真正的心或者机,必须是当下活泼通透的。离了当下的活泼通透,纵形成种种天花乱坠的文字,也是毫无实际意义的。活泼通透,是心机之本,这一点我们必须先要明确。以下看两则小故事:
泐潭文准禅师访问真净禅师,真净禅师问:“近离甚处?”文准回答:“大仰山。”真净又问:“夏天在什么地方度过的?”文准回答:“大沩山。”真净再问:“你是什么地方的人?” 文准回答:“家乡是兴元府。” 真净突然展开双手,问:“我手何似佛手?(我的手与佛的手相比如何?)” 文准禅师一下子就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应对。真净禅师于是说:“你刚才的应对,一一灵明,一一天真。等到我问我的手像不像佛手,你却突然就窒碍了。你说说看,这是什么问题?” 文准禅师回答说:“我不明白。”真净说:“一切现成,需要谁明白?” 文准禅师当下释然。
这则小故事中,心机之所以会滞碍,原因在哪里?下面再看一则极为精彩的公案。
刘铁磨到沩山,山云:“老牸牛,汝来也。”磨云:“来日台山大会斋,和尚还去么?”沩山放身卧,磨便出去。
这段公案翻译成白话是这样:刘铁磨是位尼师,她是沩山灵佑的弟子,住在离山十里外的草庵中。某天她到沩山去看望师父,刚进门,沩山灵估禅师看到她,说“老母牛,你来啦!”刘铁磨说“明天五台山有吃斋大会,和尚你去不去?”沩山一听就躺下,刘铁磨便走了出去。
这则公案中有个地方需要说明一下,就是五台山与大沩山隔了几千里——大家不妨再细看看这则公案,两人对答之间,有收有放、丝丝相扣,如两镜对照,不见丝毫影象。但凡有丝毫情识或者知见在胸,就势必会在这场对答中败下阵来!师徒二人,皆是大机大用,却又暗藏针锋。这则公案,精彩就精彩在师徒二人皆是天机灵动,活泼通透,无一丝之滞碍。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刘铁磨放到这则公案中去,非常惭愧,恐怕沩山说“老母牛,你来啦”之时,我会被这句话给牵引走。当然,如果我是沩山,“来日台山大会斋,和尚还去么”这句,倒是还能窥破的。
上面两则故事,是在聊心机通透与灵机无滞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极见功力的事情。“人心机也”,人的心既然是一切修为与学修的核心与关键,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入手来“修”?前文我们已经说到,我们自身所面对的一切,皆是我们内心的延长与投影,只要我们内心有所变化,反映在外,则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势必都会跟着发生变化。所以,我们修为的立足点,就是我们自己的心。那么,如何修心?实事上,这里说“修”心,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可能还是说“观”心,更为恰当一些。说到观心,我们在前文讲“观”字之时,也已经讲了很多,现在我们具体来聊聊到底如何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