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包,卢氏人的乡愁
槲包,卢氏人的乡愁
河流/文
杏儿泛黄的季节,家乡的端午节也就来了。尤其是家乡的卢氏吃槲包、熏硫磺、走亲戚,当然还要给孩子们做好五彩香草袋子(也叫香囊)挂在脖子上,热闹一番。卢氏县流传着一首民谣:“麦儿熟,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雄黄酒烈艾叶香,香草袋子挂脖上;花花禡兜盖肚皮,家家槲包香又香。”槲包是卢氏人世代相传的传统节日食物,同样具有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之意。槲包的历史与粽子一样年代久远,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有粽子,什么时候就有槲包了。总之,历史悠久吧。卢氏籍大名人、著名作家、翻译家曹靖华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粽香飘飘忆当年》,详细地记述了槲包的制作过程和食用方法。
快到端午的时候,乡民们都要到深山里去采摘槲叶,他们拿着镰刀,攀上槲树,挥舞着镰刀尽情的采摘如同采摘胜利果实似的。放眼望去,茂盛的槲叶树,采来一大片一大片绿色的槲叶,一左一右地对称码放着,然后用柔软的葛藤捆绑好。这时,倘若你侧耳聆听,满山遍野的槲叶树林里,不时传来采槲叶人那热闹的说话声、愉快的笑声,以及随着惬意的山风飘荡悦耳的唱歌声。
槲叶采摘回来了,女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把采来的槲叶,放在锅里烧水清煮,等到了第二天早上,只看见槲叶由绿色变黄色,再捞出来,沥干,然后用担子挑到小河边,一片一片地清洗干净。随后又将红小豆、白小豆、黍米等制作原料加水浸泡,并加入碱搅拌均匀。包槲包是个慢活儿,需要至少两人合作完成。准备就绪后,包槲包才正式开始,先起三四片如掌的槲叶叠放在左手上,右手抓一把泡胀的黍米和豆子,均匀地摊在槲叶上,然后两手一卷、上下一叠,裹成一个形似小舟的单扇槲包。随后,自己包的那扇与这一扇合在一起,用金针花细长的叶子将它们捆扎好,一个长约15厘米、宽约5厘米的长条形槲包就做成了。不一会儿,包好的槲包堆了一筐,灶台上铁锅里的山泉水也已烧沸。同时还要在锅底铺一层槲叶,把槲包垒放在锅里,压上一块石头,盖上锅盖开始煮。于是,家家户户的大铁锅里,不时发出“咕嘟咕嘟”动听的声响。于是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青烟袅袅,整个小山村,晚风中飘溢着槲叶诱人的清香。槲叶煮熟了,捞出来品尝,香气扑鼻,吃起来香甜、滑润、爽口。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焖煮,热气腾腾的槲包出锅了。解开裹在外面的槲叶,黄澄澄的黍米和红润的豆子让人垂涎欲滴,蘸上红糖或是白糖咬上一口,在软嫩筋道的口感中,留在唇齿间的槲叶清香混着谷物醇香,成为卢氏人家端午节最回味悠长的味道。“插艾蒿”是家乡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这时,乡民们从山野的田垄边,或者青青的小河边,割来一大捆艾蒿,放在院子的瓦垛上。绿色的艾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的露珠,并散发着缕缕的艾香。艾蒿采摘回来,家家户户把艾蒿插在红门绿窗的两边,左右各一根。据说,在端午节这天在门窗插上艾蒿,能在夏季里预防蚊虫毒蛇叮咬,驱除妖魔鬼怪。
由于特殊的原材料和制作方法,槲包的存放期限特别长,通常放进冰箱里一年都不会变质,每次馏一下即可食用,并且越馏越软、越馏越香。故而,卢氏的老百姓每逢端午节都会给亲戚朋友们送去一些槲包,裹藏进大自然的味道和对端午的情思,让远在他乡的人也能感受到来自故乡的乡情和乡愁。
卢氏槲包是一种乡情,是离别是牵挂的乡愁,无论你走的有多远,只要闻到她的味道,就能想起家乡绿色清幽的山水,还有哪望不断绵绵起伏群山及门前清澈流淌的小河,也许佝偻携杖的母亲在远处张望,父亲则坐在核桃树下静静吸着烟在等待。常年奔波在异乡的我,每逢端午节,我非常怀念,故乡那充满浓浓乡情和亲情的端午节。离开家乡,寻梦家乡的梵音。混沌之中。一把槲包,一棵青青的槲叶,静静地痴守在远方游子的心中,她不是含泪的烟雾,也不只是你生命的过客,而是你的双手怎样也无法将她掬成心荷,放置在你的如莲蓬一样灿烂。
随着生活的节奏在不断加快,一些诸如故乡端午节的传统节日越来越简单化。如今的卢氏槲包不在是乡愁,再也不是一种绵绵的牵挂,而是卢氏的品牌,卢氏特产的一种标志,同时,又是卢氏人对外交流馈赠好友的一种特殊食品包含着卢氏人一种浓厚的乡情和乡音,当然了卢氏槲包已经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走向了全国各地,相信收到槲包定能感受到来自家乡的乡情和乡愁,思乡之情自然由槲包想起。
,"raw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