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张扣扣换一个母亲,历史将截然不同
在看到张扣扣案件之前,在一次和朋友的聊天中,我谈到我的教育观,“假如我的孩子杀了人,第一时间,我不会指责孩子,我会流着泪满怀愧疚地对孩子说,孩子,一定是妈妈做错了很多,才使你走到今天这一步。”
表面上张扣扣杀人,是为20年前的母亲之死报仇。但透过媒体对张扣扣母亲汪秀萍的叙述:“为人强势,嘴上不饶人,和村里很多人都吵过架”,我看到了这种悲剧的必然性。
张母这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她确实存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报告,去推想张母的家庭教育如何成为悲剧的起因。人世间,很多时候,真的是自饮自酿的美酒,自食自种的苦果。
一,当孩子很小时,母亲对张扣扣产生的影响是:世界是丑恶的。
怨妇,就是一个对世界的看法异化的人,她看不到生活中美好,善良,光明的一面。想象一下,张母时常和邻居们吵架,回到家中,又必委屈牢骚满腹,幼小的张扣扣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全是世界阴暗的一面。
在张扣扣的村子里,脱离农耕意识仍然很少,女人没有学历和工作,体力弱于男人,所以会自以为自己处于弱者地位。当一个弱者表达出频繁的攻击性时,她内心对于世界的愤怒早已远远超过了表象。而小时候,儿子和母亲更为亲近,所以,张母有些扭曲的世界观,早已渗透给了孩子。
一个从小觉得世界是丑恶的人,一旦遇到契机,他就会以毁灭世界的方式去表达他的愤怒和失望。
二,张母过早的用言行告诉孩子:人与人之间是彼此仇恨的,自私的,甚至是邪恶的。
这样做,就在给孩子戴上了墨镜,孩子的心灵过早地充满防御,他在成长过程中,就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很难交到好朋友。缺少友谊滋养的心灵,会变得愈加孤独和痛苦,愈加难以对别人付出爱和帮助。心灵长期处在这样的恶性循坏中,又会再次印证他之前心中埋下的错误的观点:世界是丑恶的,不美好的,活着是没有意义的。
当张扣扣杀人时,其实他是在杀死自己,毁灭自己,一个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的人不会是这样。
有个很著名的律师,他谈过他的辛酸经历。小时候,他家庭相当贫困,母亲遭遇了车祸,在和肇事车主打官司的过程中,因为家人没有法律知识,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母亲也因为无力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和震撼,他好几年陷入了抑郁。但是后来,他发奋读书,成为了著名的律师。
假如这个律师的经历,换给了张扣扣,那他岂不是要买辆车,伺机碾压当初撞他母亲的人吗?
三,张母一定没有从小告诉孩子:你是有价值的,是可爱的。
一个强势的,缺少思考,缺乏知识的女人,可以想象她回到了家里,会不会蹲下来捧着孩子的脸说:“孩子,你真可爱!”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这样的女人,因为性格或处境,在村中处于弱势和被孤立地位。一个缺乏思考,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很难不把在外的情绪带回家。这时候,丈夫和孩子往往就成了出气筒。
张扣扣谈到,他当兵就是为了复仇。这22年来,他活着不是为了自己,他把自己当做一个复仇的工具。一个从小被父母告诉自己是有价值的,可爱的人,是不会把自己当做工具的,他知道自己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他的生命是美好而充满意义的。
有网友留言说,张扣扣案件是因为“中国社会环境糟糕,应该挣钱移民”。世界不是童话。面对世界的不完美,有人选择去影响它,改变它。有人选择去毁灭自己,或者毁灭它。
这样不同的选择,来自不同的母亲教育,家庭教育。假如给张扣扣换一个母亲,历史将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