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护理管理团队:提升护士职业荣誉感远比护理比武重要
"5.12"是国际护士节。既然是节日,应该是以特别的方式庆祝,而护理比武就是大多数护理管理者庆祝节日的方式。每逢护士节,就是年轻护士的苦难日,一帮老护士(护士长们)为难(考核)小护士,从理论考试到操作比武,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护士的功能凸显护士的作为。护士节,应该是所有节日中最悲催的节日,没有之一。
这是我们护理部发给我们一篇文章:
近日,西安的高先生称,他的妻子在西安市长安区妇幼保健院输液,却发现药品已经过期3个月。针对此事,4月15日西安市长安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说明:确属过期药品,涉事的院长停职、分管副院长免职;其余8人正在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责。
以我20多年的护龄看,我想对护理管理团队说:
护士节时应该提升从业护士的职业荣誉感,这一点远比护理比武有价值。
01
回到事件本身,至少是一起护理差错事件。主要原因是执行输液操作的护士未能按"三查八对”规范化操作所致。次要原因是相关科室质控薄弱,未能及时发现过期药品。其中,药剂科难逃其咎。
当护士的,所有的操作技术按照规程来,一步一步的规范化操作,是不会犯错的。
以输液为例,标准化操作即技术比武时,具体流程如下:
接到医嘱时,护士要去评估核对患者,主要是评估环境,患者的血管情况,自理能力等。一切妥当后,护士拿着医嘱通知单摆药,这个过程一定有核对内容了,要口头描述三查八对。这个环节,要有至少两个护士一起确认,双签字。
(附 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八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一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备齐药品及用物至病床前,再次核对后方可扎针。这个环节,扎止血带,扎液体的"三松",固定针柄都有明确的要求。输液毕,要体现人文关怀,并再次核对。记录。
回治疗室后,处理用物,洗手。
临床上输液,不会专门去评估环境评估患者,并入输液扎针前。扎止血带后自然做出评估,左手血管不佳看右手,总会找到适合的血管。规程里,摆药时,加药前,扎针前都有一项是检查药品有效期的。若操作规范,断不会将过期药品输注给任何患者,包括儿科患者不识字患者。
可见,长安区妇幼院这位执行输液操作的护士并没有执行或者说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我坚信,护士们上岗前一定经过各项操作考试的,口述三查八对的熟练程度不亚于背唐诗咏鹅。明明不会发生的低概率事件怎么就发生了呢?是责任心的缺失?是护理操作流程化的麻木倦怠?我认为有一点原因就是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在弱化。
02
我相信,输液是每个护士的每日必备技能。输液甚至是评定护士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尺,很多病人认为"一针见血"便是护理的最高境界,虽然不够准确,但是的确可测。
原本按照规程操作便不可能出现的事件,偏偏发生了。说明有护士在核对过程中流于形式,未能切实执行。情形之一也知道检查药品有效期,但是大脑没有形成足够强的反射,没有发现;情形之二,直接忽略,完全信任之前环节的执行者。当然,此事件中,过期药品的来源尚不明确,我们不讨论。这两种情形都揭示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在下降。
在现行的医院环境中,"重医轻护"已是不争的事实。病人只认医生甚至护士自己也只认医生不认自己,失去工作热情,职业荣誉感渐行渐退。
在我为数不多几次与医院打交道的情况看,护士队伍的素质急待提升。我父亲临终前住院时,护士无法向我解释胃肠减压的目的,无法解释用药目的,问及,回答"找大夫问!"甚至连吸痰都得大夫亲自示范。护士自己不作为直接导致患者不信任,从而失去患者口碑,护士愈发不自信,所谓“破罐破摔”,陷入恶性循环。
03
改变这种境况,根本措施还是要激发护士的内在动力,建立或提升职业荣誉感。
5.12护士节,可以考试比武提高业务素质,亦可以展示护士的多才多艺;让过节的护士们收到礼物,哪怕是一张贺卡几句话;开展增加自信的活动……
人是最难把控却又最容易改变的因素。让从业护士发自内心的喜欢护士这个职业,类似的事件便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