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化”之厚重、“教育”之艰难

2020-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枫聆细语

说来惭愧,本人虽是读过书的人,但现在却越发觉得自己知识体系之零星、基础知识之匮乏。因此,我反省了一下从小学一路的学习过程,不能说是没用,但是确实是有很多不足。

所谓文化教育,据说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同时它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我觉得的可以将“文化”和“教育”分开来解读。

平时我们总会说“没文化真可怕”,那么所谓“文化”是指什么呢?应该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理解文化应至少包含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既然包含的内容如此之多,那么平时我们要学习的范围如此之广,加上本来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因此各个领域更是有太多沉淀下来文化瑰宝。如此一想,我所学习到的知识果真是凤毛麟角。

那么所谓“教育”是啥呢?对教育的定义,各国学者认识不同。

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中国的李壮认为"教育是强迫或引导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识、规矩、信息、技能、技巧等。"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把教育和人口、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他认为老百姓应该受教育,这些思想又比奴隶制时代前进了一大步。孔子承认知识和道德都是要靠学习培养出来的,教育是形成人的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因而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的"有教无类"主张,也是从"性相近"的思想源出的。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

聂圣哲先生:优秀是教出来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其实,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将来能否立足社会的根本。从人生的教育总量来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占80%的比重。家庭教育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劳动教育,两件事情,做家务,学吃苦,先从养活教育开始。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想到我这个年纪的人大多数已经开始养育下一代,若以本人之现状传递“文化”知识,真是一件令人堪忧的事情。

那肯定多部分人就会想了,学校里有老师,老师专业,所以依靠老师肯定没有错。这个想法虽没有什么错,但却有点推卸责任。而且,从我们学校的教育大纲来看,真心是涵盖不了多少内容,老师教授的也很有限。

那么我想这里可以直接用教育想要达到的效果来理解。一个“传递”的意思,一个“提炼”的意思,还有一个“改造”的意思。要将原来沉淀下来的文化“传递”下去,必然需要先对文化加以记忆,要想它更好的“传递”下去,必然需要用对其“提炼”解读,要想更好的发展,必然要在前人前人智慧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进行优化。

在教育想要达到的效果里面,我觉得“传递”和“提炼”是相对比较好落实的,最难的是“改造”。所以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不仅要孜孜不倦的去吸收前人留下来的文化,还要学会在吸取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就是在“传递”、“提炼”时自身受到影响,按照所理解的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实现对自己的“改造”,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当下的社会“改造”。

想到这些,突然觉得每个人,尤其是已经身为父母的人责任之重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