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国学文化,传播国学知识

2019-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字字乾坤

为期三个月的千字文传习社的学习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睿智美丽、博学多才的蔡红铮老师,热情负责、和蔼可亲的小字老师,陪伴我们共同走过了三个月的学习历程,我们收获满满,受益良多。学习中,更加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古圣先贤的智慧和魅力,汉字的温度和情感。

之前,对于启蒙教育的经典《千字文》,一直是有所耳闻,但自己并没有学过。还是在好几年前,聆听了蔡红铮老师的讲座“源解千字文”,初步结识了《千字文》,感觉上面的字很是生涩难懂,好多字不认识,也只是“听时激动,过后不动”,只依稀记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三句,其它内容基本上没有印象。

开课伊始,蔡老师围绕"千字文",讲述了千字文的由来和历史、文字的转变等,带领大家共同体验了国学心灵之旅。她幽默的话语、深厚的国学底蕴,紧紧吸引了千字文传习社我们五班百十名学友的注意,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经典穿越时空的魅力和滋养心灵的无形力量。

《千字文》作为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

《千字文》流传了14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听完蔡老师的解读,我深深感到《千字文》,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我们这些成年人,都有益于道德品格的形成,使我们超过生理阈值的欲望淡化,身心清净,使我们的德性才能向正、善、真的方向发展。

之后的课程学习中,蔡老师为我们源解了四十个汉字,从文字的造字元素,打开丰富的体验与想象力;从文字背后的文化中,洞悉祖先天人合德的智慧;从原文线索中,引经据典,塑造精神、滋养人文……用一个个文字,为我们打开整个世界。那每一个汉字,犹如一个个的小精灵跳跃在眼前,与你的心灵对话。

每周六的复习课,小字老师温文典雅的讲述,提纲挈领的温习,再次引领我们走近千字文,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千字文的兴趣,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千字文的思路和路径。

每周二学长们的分享课,更是锦上添花。各位学长们深得蔡老师的精髓,有继承,有延展,有感悟,有升华,大家纵横古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声情并茂地讲授了一个个汉字文化。每个学员,在一次次的学习中,一次次地与圣贤对话,一次次地感受着学习的快乐。

每日的小打卡习字历程,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是漫长而艰难的。九十天的坚持,就是九十天意志的磨练。第一个字“天”字的学习,那流畅的线条,对称的布局,便深深抓住我的心。铁线篆传人王新国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结识了铁线篆,深深爱上了铁线篆。

我如饥似渴地徜徉在铁线篆文化的学习中,捡起束之高阁的文房四宝,架起高度老花镜,支起书桌,像小学生一般,一笔一划,一字一字,一次又一次地摹写着,感受习字的乐趣与内心的宁静。可惜的是,未能圆满地完成九十天的打卡任务,因外出,因有恙,延误书写打卡,因习字太过投入,忘记打卡。不过,过后必将强迫自己一一补写,但终究还是留下遗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篇篇学习笔记,记录了我们成长的历程;一张张铁线篆习字,见证着我们努力的足迹。星期天加班充电、反思、总结,虽略显疲惫,但蔡老师及团队深厚的国学底蕴,优美的文字传达,丰富的人文内涵,却给我们带来一场又一场精神的盛宴。

感谢有如此一种至善的学习,让我们可以继续这样一份至诚的追求——感受经典之魅力,品味汉字之精髓。

感恩老师们三个月的指导,从教师节开始到感恩节结束,线上的终点,线下的起点,学无止境,向老师们道声:辛苦了!期待下一次精彩的重逢。

千字文传习社学员 赵丽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