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送书及行业周期
我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或者说是很好的习惯,就是送书。我送礼一般都会选择送书。一是好拿,二是显得特别有文化,三是关键还很便宜。
我送过很多人的书,也在很多场合中送过书。
比如中学时代的闺蜜的生日,大学时期的好朋友的生日及离别的时候,工作后的重要同事的离别,弟弟妹妹们的人生关键时刻,领导、商业合作伙伴的关键环节。
甚至一次小圆圆家里乔迁我竟然也送了一本书,小米我也送过,只不过连同我的情书一样,不知道被他消散在了生命中的某个角落。
记忆中第一次送书是中学闺蜜过生日。一起上厕所一起同铺的闺蜜,名曰小琴,现在是一名优秀的幼儿园老师。
很是奇怪,我的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现在看来差不多有10%的人都去做了老师。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都有的。
还有好几位都是在35岁考编的卡点前几个月去的。其中以女生居多,大概是我妈说的稳定吧。
但是现在的老师也越来越不好做了,薪酬及待遇、工作强度及量也不再像妍宝小姨奶等上一辈人一样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劫。
那年小琴生日我送了她一本《夏至未至》,郭敬明的,还特别在自己的生活费中拿出一部分去新华书店原价买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1968/3f659e994333efa9.jpg)
撕掉了包装,郑重其事得签上了抬头、自己的祝福和落款。我自己都舍不得买一本。后来去借她的来看。
那是那个年代最好看的书,高中课业最紧张的时候,都是小四陪着我们一起解压的,小四的青春伤痛文学是那个时代我们青春混沌的最好解药。当然,读了小四后,依然混沌。
直到中年后,小四也渐渐糊了的时候,我们才蓦然人间清醒。于是,罗胖与他的得到便又开始如同当年的小四一样渐渐来占据我们的时间,“驯养”我们的心智与心力,成为了很多个中年人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个要打开的APP。
我还送过很多“二手”的书,就是被我读过且还划线过的书,甚至有的写满了我的幼稚体的笔迹。到现在偶尔翻到那些,我都不知道当时自己是在何等情境下写的这些文字。
也不知道这些书躺在某个人家的书房书架上会不会继续落灰还是会被偶尔临幸。不可能指望爱不释手,现在的纸质书已经很少被很爱不释手啦。
就算每天放在前面,依然还是会忘记读,就连每天中午的时间翻两页都是做不到的。读书,已经成为越来越奢侈的一件事情,特别是读纸质书。
昨天下午会议开了,会有一些变化。有的人很焦虑,还用风云变幻来形容。其实我还好啦,虽然看起来是个蛮容易焦虑的人,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也是个淡定姐。
没有什么最坏的结果,没有什么自己不能承受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行业周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继续读书,继续跑步,继续上班,日出而作,日落而熄,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