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坐“蜗牛车”
前段时间去韩国旅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坐“蜗牛车”了。
出了机场我乘上了一辆计程车,准备去朋友家落脚。路程挺长,车开得很慢。想起在大陆坐出租车时的那种风驰电掣的速度,我就觉得郁闷,怎么这么慢呢。我催促司机把车开快点,司机告诉我不能再快了。我对司机说,你越早把我送到地方,你不就越早赚下一份钱吗。但司机坚持不加速,严肃的告诉我,再加速就违法了。我无可奈何,只能听司机的,心里面却在想,少挣钱的是你,你愿意慢就慢吧。
到了朋友家,见到朋友,我把一路上的事说给他听。他笑了笑,告诉我,现在全港范围内推行“蜗牛车”行动,提倡上路慢行,安全为主。警察署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特别管制行动,严厉查处违反规定的司机,并且通过监控道路的智能软件对路面上的汽车进行24小时监督,鼓励民众在遇到有司机违规驾驶时拨打112报警。
朋友说完这些忽然苦笑了一下。我问他怎么了,朋友说他前段时间因为照顾生病的儿子,出门晚了。因为怕上班迟到,就在去公司的路上踩了脚油门,罚单直接发到了公司。老板知道后很生气,严厉的批评了他,并降职处理。现在,整个社会都一致维护“蜗牛车”行动,公司也将是否违反交通法规纳入了员工年终考核的一条,公司为鼓励员工遵守交通规定,会评选年度“蜗牛达人”,并给予物质奖励。
第二天开朋友的车去计划好的景点,一路上朋友都在提醒我注意车速。我观察周围的车,确实都很慢,就像一只只蜗牛爬上了现代的高速公路,很有喜感。出了市区,车流量明显减少,我便提高了车速。朋友突然惊呼,让我放慢车速。我不解的说,这里一没有警察,二没有监控,何必还要那么慢呢。朋友则严肃的对我说,不管有没有警察,都要遵守“蜗牛车”的规定。看朋友一脸认真的模样,我只得放慢了车速,乖乖做我的“蜗牛”。
回去路上,朋友做到了驾驶位,说要给我的旅行增加一个景点,我当然是愿意了。车子在一栋大建筑前停下,朋友告诉我,这是当地一家博物馆。进去后,我才发现,里面是各种交通事故的现场图片,录像资料,在各种散落的汽车零件上还残存着红褐色的血迹。那一幕幕看得我心惊肉跳,出了博物馆坐到朋友车上,我忽然想对朋友说,开慢一点吧。
从韩国回来,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这次旅行,而是养成了开“蜗牛车”的习惯。开“蜗牛车”,不仅仅是对他人的生命负责,更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当我开着“蜗牛车”上路的时候,总觉得眼前的世界开阔了许多。
发表于2015年10月30日《榕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