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菜园子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每每看到别人关于种菜的视频,都会不由得吸引我驻足,停留,观看。也总会让我想起童年里的菜园子,那些关于蔬菜的美好记忆就会浮上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第一次关于蔬菜的记忆是生产队分蔬菜,记得我家分了些黄瓜。而从那往后就实行田地承包责任制了吧,田地分到每家,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田地,可以自由支配,种植,也都有了自己的菜园。
我家的菜园大都是种在自家的自留地里,自留地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自家留着,暂时不用参与重新分配的土地。因为村里会有婚丧嫁娶,会有添丁。嫁出去的女儿如果那一年刚好分地就会把她的土地扣掉。而如果谁家娶了新媳妇而土地那一年刚好分配过,可能要等下一次分配才会分到田地。
自留地一般离村庄很近,大都在村口的位置,土地长度刚好,土壤肥沃,适宜种植一些心宜的农作物,如油菜、西瓜、红薯等。大家也都会留一小部分出来种蔬菜。
记忆中我们家的自留地有过三块左右,无一例外,地里大都留有菜园,那里也曾是有我们童年美好回忆的地方。
印象最深的是那块东西长度的地,在地头的西边,留了一些种蔬菜。春天种的有韮菜、小葱、大蒜、南瓜、丝瓜、菜瓜、辣椒、豆角等。其中辣椒和茄子会事先在塑料棚里培育好苗,再移栽起垅栽种,这样更利于保墒,更利于它们茁壮成长。韭菜是买韭菜根栽种,而南瓜、丝瓜,豆角则是头一年母亲就预留好的优良种子,种植前土壤已翻松过,也施过肥。母菜会在松软肥沃的土地里挖个小坑撒下种子,盖上土,再撒些草木灰上去,防止幼苗出来时有虫害。
那时只要是勤劳的人们,每家自留地的田地头大都有一块面积不大不小的菜地,也有的怕人偷菜,会把菜地留在地中间,但这是少数。还有的在沟边、斜坡地等一些不规整、小面积的地方,也会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土地资源,种上好打理易生长的南瓜、丝瓜、豆角等蔬菜。
春种夏长,蔬菜有自己的季节属性和特点。到夏天时从地头走过,就知道谁家的人勤劳,谁家的人懒惰,草盛苗儿稀,菜地里长满了草。在农村,俗语说人勤地不懒,你只要辛勤付出,土地绝不会辜负你的。在季节性蔬菜上,自给自足是没问题的。
记忆中那块地的附近有个大的堰塘,中间面积颇大,南北还各有一条小沟连通。夏天一场大雨过后,蛙声四起,堰塘蓄满了水,颜色变成混浊的黄泥色,都快和农户坡下的小菜园持平了。堰塘里的水,平时大家可以用来浇灌庄稼、蔬菜。
正对堰塘东边那二块地,是姓黄家那俩户兄弟的,他们都是勤劳肯干,能吃苦干活又讲究的人,做事很精细。他们俩家的菜地打理得最好,辣椒和茄子起垅起的笔直,像拿尺子刻画出来的一样,只见一棵棵辣椒长的像小树一般,上面挂满了长辣椒。地头边缘还种有几簇翠绿茁壮像小松树一样的扫把苗,听说小苗长大了可以当扫把用。这可是个新鲜的事物,其他人家都没种过呢。在夏天时常见他家的老头光着晒的黑红发亮的脊梁,腰上缠着布腰带,从堰塘里挑水帮他们浇蔬菜。
在堰塘的另一边西北面,另一块地头,另一家姓黄的人家更是有改革和创新意识,除了种有家常的蔬菜之外,地头还种起了紫皮甘蔗,看起又高又壮形成了一片甘蔗林,成了附近田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为别家都没有种的。
在田里忙着侍弄瓜蔬的老头个子不高,看起却很精明能干,是他们家远道而来的女主人的父亲。农村人真是闲不住,把那一块地打理的井井有条。看那紫皮的甘蔗上泛着一层淡淡的白霜,有风吹过甘蔗叶哗哗作响,连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甘蔗的香甜,让小孩们走过看了眼馋羡慕的不行。想不到我们这边一贯种旱田的竟可以把甘蔗种的那么好。
说了别家的菜园子了,该说说我家的菜园子了。
我家的菜园其实也不错,只是父亲做事较随意没那么讲究。但母亲是有些完美主义倾向的,做事总想做的更完美,更好。所以在母亲的督导之下,我家菜地里也是品种丰富,别家有的我家基本也都有。春天长得绿油油的韭菜,碧绿嫩嫩的小葱,夏天藤架上开着黄花的丝瓜,篱笆上长长的豆角。菜地里不时有蜜蜂嗡嗡嗡忙着采食花蜜,蝶儿恋花翩翩飞舞,绿色的小蚂蚱蹦跶着。蔬果飘香,瓜果丰美,也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图。
有时一场雨后,地里的菜瓜和甜瓜疯长,几日不见菜瓜都长大了,有的从拇指粗变的有小手腕粗,瓜肚由绿泛白,长的弯弯的,看着不好看,吃起却很脆很清甜。甜瓜有几个品种,有一种面甜瓜都熟的要炸开了,摘一个捶开咬一口,粉粉的、面面的,吃起面的直噎人。还是水灵灵的红蕃茄好吃,摘下一个,在衣袖上擦一下,咬一口,果汁爆出,酸甜可口,真正的农家蕃茄的味道。
春天种下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母亲把韭菜择干净,洗净控干水,再炒几个自家鸡下的蛋,烙韭菜盒子给孩子们吃。母亲烙的韭菜盒子皮煎的金黄,加上韭菜浓郁的香气,趁热吃起让人乐不思蜀,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
夏天是瓜果蔬菜最丰富的季节。光照充足,土壞又够肥沃。菜园里的豆角、茄子、丝瓜、蕃茄轮番儿长大,一次去可摘一小筐。辣椒根本吃不完,就让它长到发红发紫时再摘下来,把它们串成串,晒干成干辣椒,一直可吃到冬天。话说我小时候可是个串辣椒的小能手呢。辣椒摘回来,拿妈妈针线笸箩里的针出来,穿上稍粗的线,选辣椒把合适的位置串过,几个辣椒叠成一圈。穿好了把长长的辣椒串挂在屋檐下,也颇有成就感,还成了一道独有的农家风景。等晒干成干辣椒后,如果亲戚们有需要的,还可以送一些给他们。
至于我们那边独有的荆芥,地头上种上一片,一片翠绿盎然,是夏天吃凉面的必备,荆芥香味浓郁独特。掐时专拣嫩尖掐,掐完还会再长出来。有时也会拿来和青辣椒切小段一起凉拌,加上香醋和芝麻油,也是夏季的一道开胃必备小菜。
地里的南瓜随便种上几棵,更是结得多的吃不完,它和丝瓜一样,是很易结,很勤劳的。清炒南瓜、嫩南瓜擦丝加面糊炕成金黄的南瓜托,让人百吃不厌。有时任南瓜在地里长老,长成金黄色,摘回来放在家里阴凉处,据说放到冬天都不会坏。妈妈在蒸馒头时,有时会一起蒸几瓣老南瓜给孩子们吃,蒸熟的南瓜软糯清甜可口,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到了秋天,红萝卜已可以收成了。赶在霜冻前会把红萝卜挖出来,也是吃不完。就在院里僻静处找一小块空闲地,挖一适当的小坑,把红萝卜一根根一层层排整齐在土里埋起,上面再盖上厚厚的一层土,可放至第二年的春天。冬天想吃时,就扒出几个洗净来炒菜。
时光匆匆流逝,无声无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回想起童年那些蔬菜自给自足的日子,那些走在乡间小路上挎着篮子采摘蔬果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啊。那是父母为了家中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而一直辛苦劳作无怨无悔的在付出。
四季变幻,沧海桑田,历史的车轮总是在滚滚向前。那些童年记忆里的菜园子,已随岁月渐渐走远。
每看到别人种菜的视频,还是会觉得倍感亲切,像有磁铁吸引,会不由得想去看,那是刻子骨子里的血脉记忆和怀念,是一种农村思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