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招蚊子?

2020-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奈良饼饼

     这是非常短小的一本小册子,但却清晰讲解了人体微生物组的概念。

      1. 人体有无数微生物存在,按细胞总量来看,微生物总量与人体细胞比一说法是10:1,另一说法是3:1,反正前者均明显大于后者。

      2. 每个人的微生物构成都独一无二,构成独特的微生物密码。而同居人可能共享一部分微生物构成(但仍区别明细)。

      3. 人体的很多特质与其身上的微生物组有关,如皮肤微生物的分泌物决定了蚊子偏爱叮咬那些人而非常说的血型。

      4. 微生物可能与人体的疾病(如肥胖症、抑郁症)有关,但目前尚未有这方面的解决方案。但根据小白鼠试验,将肥胖小白鼠的排泄物涂抹在无菌小白鼠身上可致后者肥胖,意味着有相应的“瘦子微生物组”,虽未有确切构成定论但还是可以通过自身进行培养(可能基因与微生物组相互影响)。

      5. 长期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接触的人与环境,都会影响个体的微生物构成(短期则不会)。

      6. 保持微生物的多样性对防止部分疾病很有意义。因此,根据推论,(成人与孩童)多接触自然(健康的土壤、母牛稻草etc)、健康的人与多样化饮食都会对微生物多样化产生积极影响。

      7. 选用微生物类的产品需关注实效。很多冰箱里的益生菌产品号称可改善肠道易激综合征,但生产时微生物量与出品后的保持程度、人体可利用程度都是不清晰的,因此不要指望着就靠酸奶啦!作者的建议是去查找科学论证的产品(最好有随机安慰剂对照组的)来改善症状。

      嗯,虽然书中没有给出特别具体的饮食构成以及改善方向,但已经让我明白多样化饮食以及健康地接触自然与人是很有必要的。让我努力一点,养成“瘦子”的微生物群吧哈哈。

     2019年3月

      读 罗布·奈特 /布伦丹·布勒《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招蚊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