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中国故事 vs 博客的美国传奇(第二部分)
杰罗姆注:《自媒体的中国故事》(《如果自媒体做大了,就不是自媒体了》)文章很长,但从说清楚讲明白角度看,还是嫌短了一些。“ 做大了的自媒体倒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在文中并没有得到正面的回答。下面续写的这节内容,提供了几个美国样本,作为《自》文第七节,也许可以比较到位地释疑。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大家认为博客正式出生的第20个年头,英国卫报为此找了三位博客先驱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媒体人”,进行集体访谈。这三个人中 当然少不了戴夫·温纳,举世公认的博客之父。第二位是圈外知名度不足,圈内“河东狮吼”的梅格女士(Meg Hourihan),她是事实上的“博客之母”。你一定没有听过这个说法,因为,这是我原创的。我原创的理由,稍后给出。第三位知名度更低,Justin Hall,他是一位作家、企业家。1994年,他开始发布Justin'sLinks,早期的个人网站。后来,他转向做网络游戏、网络视频。
卫报专访的这三位中,值得八一八,也有料可八的是梅格。梅格早已离开了硅谷,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住在纽约。她很遗憾自己已经没有时间象过去那样不停地更 新自己的拥有独立域名的博客了,但是她发推、转推(Twitter),并在其它社交媒体上与人互动。她仍认自己是一个博客,无非博客的方式刷新了。
我把她称为“博客之母”的原因,是她和埃文·威廉姆斯一起共同创办了blogger.com,而且,她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她和埃文·威廉姆斯一样是码 农,一样对互联网一往情深,而且,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是一对拥有共同理想与愿景、在一条战壕里战斗的恋人。许多人只知道埃文,而不知道梅格,对于这个女 人来说,是有欠公平的。当然,这怨不得埃文,因为是梅格自己对博客心存绝望,狠心地甩下了埃文,和所有的其他员工一起扬长而去,拉下埃文一个人打理博客平台。梅格当时不知道,她蹬了的其实是一个金龟婿,一个不仅帅气,而且日后就是用她和他共同创立的网络事业把自己最终打造成数十亿美元身家网络巨人的金龟 婿。梅格离开不久以后,埃文把自己和博客平台一起卖给了谷歌。在谷歌,埃文找到了自己新的伙伴,并且很快带着她离开了谷歌,这个修养、品位、视力超人的女 人,后来主持设计了广受好评的推特公司的办公环境,也一手操办了现在的Medium公司超级梦幻办公区,并因此成为新闻人物。
扯太远了。我们的正题是“老博客,新传奇”,十分严肃的标的。回答的是“做大了的自媒体倒底是什么”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上面的说词只是开胃的引子。博客们很老了,20年过去了,但是他们一直有新鲜事。
K 博客麦特·德拉吉
这是互联网上的老人,但是当说到博客,尤其是新闻博客的时候,不能不说到他。尤其是说到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时候,说到赫芬顿邮报的时候,不能不说到德拉吉。 德拉吉本人并没有什么新鲜事,就这样了,互联网曾经选择他作为英雄,目前仍然给了他一个巨大的话筒,有一份不错的收成。但是,他好象将是永远的博客,永远 的“自媒体”,永远走不出这个圈子。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他和他的德拉吉报道,不久后,将成为互联网上的文物。
Q 博客阿里安娜·赫芬顿
这首先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女人。关于她的八卦,篇幅太大,我不想说,而且说起来让人心疼,建议你自己百度或者搜狗、好搜一下。一个名女人,尤其是一个美丽 的名女人,尤其是一个来自希腊的被称为“当代公民凯恩”和“新媒体守护神”的名女人,一定有许多许多精彩的故事。百度可以提供的信息已经足够丰满。我这里要说的,是你肯定没有听过,而且百度上也找不到的,呵呵,开个玩笑,但这是真的。迟早会有人以赫芬顿女士为原型拍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让大家来追。
我要说的,其实不是八卦。阿里安娜·赫芬顿与麦特·德拉吉是朋友,赫芬顿创办赫芬顿邮报时的一个共同创始人,就是麦特·德拉吉介绍给赫芬顿的。也就是说,博 客赫芬顿女士创办的博客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与博客德拉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赫芬顿在说到自己的赫芬顿邮报时,直言不讳地说,这就是“德拉吉”!她的意思是,赫芬顿邮报很象德拉吉报道。当然,那是开始,起头的时候,是赫芬顿女士对于朋友的推崇与仗义。赫芬顿邮报仅从创办时的定位讲,就把德拉吉报道 远远地甩在身后了。
2005年赫芬顿邮报创办的时候,共同创始人有四位。赫芬顿女士和她的伙伴肯·莱勒(Ken Lerer)是其中主要的两位。他们约定,各人再各自推荐一位创始人。因此一共四位。
肯·莱勒是一位前大学新闻系教师。他先是研究新媒体,然后就情不自禁地投身于新媒体。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新媒体传奇人物。现在,他主要的角色是风险投资家。他主要的投资对象,是实验性新媒体网站。当然,他也写博客。
肯·莱勒推荐的赫芬顿邮报共同创始人名叫乔纳·佩雷帝,一个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生,一个注定将成为新媒体颠覆者的码农。人们通常把他译为佩雷蒂,我 把草字头给他掀掉了,为什么要给他戴上这顶草帽呢?给他时间,这个人很可能成为开拓新媒体边疆的一代大帝。他负责主政赫芬顿邮报的技术解决方案,给赫芬顿邮报注入“病毒”基因。
赫芬顿推荐的共同创始人,也就是麦特·德拉吉推荐给她的,是著名记者、博客安德鲁·博莱特贝特 (journalistandbloggerAndrewBreitbart)。这个人也是狠角色,与德拉吉一样政治立场右倾,帮助德拉吉编过一阵德拉吉 报道。赫芬顿女士开始的时候,受其前夫亿万富翁、美国共和党众议员赫芬顿先生影响,政治观点右倾,与德拉吉相投,后来逐步演化,转而支持民主党。她的创业 伙伴肯·莱勒支持民主党。
这样的豪华阵容(此后接踵而至不断加盟的传统媒体精英,甚至更为梦幻),在出发的时候,就让人刮目相看。2005年的时候,大洋彼岸,在中国,当时的“博客教父”方兴东、“千年老妖”魏武挥们正在投入地玩博客,而一场由新浪发动的“博客大战”刚好正在酝酿开锣。两相比较,美国的一群精英博客,显然远远地走在前面了,此时,这些人已经整 装待发,就要开始一段新的征程。他(她)们指向的摩天岭,就是不可一世的纽约时报。
开始的时候,赫芬顿邮报结合并展现了网络新闻出现以来的几乎所有的特点与功能。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样东西:内容整合和博客(aggregating content and blogging)。这与陈彤此前在新浪所用的建立自己江湖地位的新媒体工具一模一样。
阿 里安娜·赫芬顿自己的话是这样的,可是加引号的直接引语哦:“(赫芬顿邮报)就是整合。就是德拉吉报道加三个其它的要素:群体博客;社区——因为,从一开 始我们就让大家可以在这里十分方便地进行评论;第四项,是原创报道。”(“It was aggregation . It was Drudge [ the news aggregation site founded by Matt Drudge ] plus three othere lements : The collective blog ; the community — because , from the beginning , we made it very easy to comment … ; the fourth element was original reporting . ” )
这就是赫芬顿女士亲口解读的赫芬顿邮报起始时的核心新媒体战略。当然,这是最近的说词。当年的文案显示,赫芬顿女士也是摸着石头走过河来的,她的思路当初并没有现在这样清晰。不过,整合与博客,始终是这位新媒体女王的镇山之宝。
A 博客埃文·威廉姆斯
博 客埃文·威廉姆斯在离开谷歌之后,暂时失去了方向。带着刚刚在谷歌找到的财务自由和可人女友,威廉姆斯过上了一段闲适的日子。一位潦倒而前卫的硅谷播客, 也是他的崇拜者和他交上了朋友,有一天问他,愿不愿意投自己的播客?博客威廉姆斯当然明白播客是什么意思,音频博客呗,但他并没有多大的热情。为了帮助自 己的朋友,也因为暂时实在没有什么看准想投的,他投了播客。此时埃文·威廉姆斯在硅谷已经是名人,他的播客很快吸引了一些投资人,这些投资人一共跟投了500万美元。
但是,播客并不象博客那么好运。苹果公司将播客集成到Itunes中,威廉姆斯的播客项目随时可以断气。威廉姆斯旗下穷途末 路的播客们,其中包括尾随威廉姆斯而来的谷歌博客们,发明了微博客。微博客开始并不被人们看好,但是,威廉姆斯看好。他把投资人投的500万美元如数奉 还,自己一个人独立出资,独自承担风险,也就是说,他也可能独自享受收益。因此有一种阴谋论说,威廉姆斯向投资者们隐瞒了微博客的前景,在微博客也就是推特(Twitter)暴发之前,把投资者们清场了。
博客威廉姆斯在走了一段播客的岔道后,偶然地走向了微博客,140个字限额的断臂维纳斯,让人们看到了“自媒体”的无限风光。
当 然,博客埃文·威廉姆斯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在内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逐出推特后,威廉姆斯带着数十亿美金的身家重新做回了自己的博客,这一回,这个新博客平 台被他直接了当地命名为Medium。这个新故事从2012年算起,已经起头两年多了,会不会是下一段传奇,现在大家都说不大准。
O 博客奥姆·马利克
奥姆·马利克(OM Malik)是一个印度裔的美国科技作家、企业家,他是硅谷著名的科技博客网站GigaOM的创始人,当然,也是这家网站的重要作者。
奥姆1993年移居纽约为《海外印度》杂志撰稿,不久他加盟福布斯杂志,并成为其重要的科技作者。他同时也是著名杂志RedHerring的资深作者。 1994年年底,他创办了一个为印度移民服务的新闻网站。1995年,他参与创办了一份杂志Masala,以及同名的一个南亚门户网站。1997年,奥姆 参与了福布斯网站的创办。1999年,他离开福布斯网站,进入一家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出任投资经理。但是,他很快放弃了那份工作,因为,他更喜欢写作,而 不是数钱。
这位才华横溢的科技记者,几年间不断地转轨,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稳定的定位,他不断地从一个公司转到另一个,不断地创业又不断地失败。
2000年,也就是在互联网第一次泡沫进入巅峰期的时候,他移居到旧金山,成为著名的Business 2.0杂志的高级撰稿人。从此,他和尼克·丹顿一样,开始和科技博客们厮混,并在硅谷扎根下来,未曾离开一步。
2001年,他创办了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和网站GigaOM,一个Web2.0博客网站(a Web2.0 blog)。这个最初由他一个人经营的“自媒体”不断壮大,逐步汇聚了一批卓越的博客与作者,成了他此后的唯一的事业平台,也进入了硅谷最有影响力的科技 博客新闻网站行列。在全球博客50强和CNET最有影响力的100强博客榜单中,GigaOM常常露脸。
GigaOM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谷底创立,然后,伴着硅谷一起再出发、成长。GigaOM几乎见证了此后的每一个硅谷奇迹,并且与这些奇迹的创造者们结下了不解之缘。GigaOM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大小活动,硅谷的大佬们常常会现身来为老朋友捧场。下图为埃文·威廉姆斯在2014年11月19日,也就是中国乌镇互联网峰会开幕的 那一天,参加GigaOM举办的一场活动,并现场接受奥姆的“严刑拷打”,解释自己新创办的公司究竟要干些什么不以及不干什么。
J 博客尼克·丹顿
尼克·丹顿是前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是一个典型的极客,从头到脚一身的故事,我的意思是,他除了以新媒体巨头的身份可以上媒体、科技版版面之外,许多时尚八卦杂志的头版头条也上过。他的八卦故事可以和苹果公司的老大库克一样劲暴。
丹 顿最早在布达佩斯驻站,那并不是一个他喜欢的地方,因此,他常常坐火车去邻近的维也纳,那是离他最近的他可以买到连线杂志和苹果爱好者杂志的地方。很快, 他对这样的工作与生活失去了兴趣,1996年,丹顿把自己从投资银行节奏转换成了互联网节奏,也就是说,他改变了视角,以互联网的视角而不是投资银行的立 场去看待世界了。他转场去了硅谷。但是,开始的时候,硅谷与他想象之中距离太大,他有点点失望。不过,他在这里最终和一系列的博客先驱们交上了朋友,情形 慢慢变了,他自己也成为了博客。
他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说,他的硅谷的博客朋友们,包括戴夫·温纳、埃文·威廉姆斯、以及我们上面重点说到的 梅格女士。丹顿与埃文在他被谷歌收购之前,有过生意上的合作;而梅格女士,后来甚至成了丹顿的同事。身处这些博客中间,你可以想象接下去,丹顿会做些什 么,以及,他会教人做些什么。
他的一个朋友,名叫杰夫·吉维斯(Jeff Jarvis),曾经描述过自己为什么爱上博客。杰夫说,丹顿在硅谷做新闻搜索引擎 Moreover 的时候,给他看自己写的博客,但他毫无感觉。直到911事件发生时,他对博客仍没有热情。但是,911之后,一切都变了。丹顿和他在硅谷的几位博客朋友们 知道杰夫此刻正在纽约、正在遭受飞机撞击的世贸中心。幸运的是,他们辛苦地但很快地找到了没有损失一根头发的杰夫,于是,丹顿让他连线,教他登录自己的博 客,与硅谷的朋友们在博客上隔着整个美国大陆,在东海岸和西海岸两边,有一句没一句地交流近况。他们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 时间,通过博客共同经历了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这种和现在的连传统媒体网站都在广泛采用的所谓 “ live blog ”报道模式相似的沟通方式,让杰夫立刻深深地爱上了博客。杰夫是谁?百度一下吧,老有名的互联网巨人。现在,杰夫不仅还写博客,还会每天发若干条微博 (Twitter),很饶舌的家伙。
他是西方新媒体领域的意见领袖,有一个独立博客 BuzzMachine 。埃文·威廉姆斯请他到Medium写稿,杰夫在Medium介绍自己时就两个关键词:博客和教授。
尼 克·丹顿自己在硅谷创办了好多个企业,其中包括一个新闻搜索引擎Moreover,一个新闻博客网站,名字就叫Newsblogger。后来,他离开了硅谷,在纽约安顿下来。但是,写博客的习惯,始终没有改变。而这个习惯,成就了他最为成功的事业。丹顿爱说,他苦 心孤诣地经营的企业,并没有什么大花头,但他的副业(side project),总是给他带来声名与财富。他的博客名叫Gawker,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新媒体叫Gawker Media。事实上,这也成为了他最为成功而重要的事业,作为博客新闻网站的Gawker是比赫芬顿邮报更早成名的博客新闻网,在中国也非常有名。许多人都在追随、 模仿。丹顿从“自媒体人”向新媒体巨人的蜕变,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X “博客”乔纳·佩雷帝
其实,乔纳·佩雷帝与博客并没有多少直接的瓜葛,他更喜欢用代码写 作,而不是用文字。他与博客的缘份,是从被前新闻学教授肯·莱勒引见给赫芬顿女士开始的。作为赫芬顿邮报的四位共同创始人之一,这位MIT媒体实验室出身 的码农,对于博客以及博客新闻模式,有了深刻的理解。但是,他不是博客,他异化了博客,最终超越了博客。我的意思是,他创办的Buzzfeed超越了赫芬 顿邮报。
赫芬顿邮报与Buzzfeed可以被视为孪生姐弟。引见佩雷帝进赫芬顿邮报的肯·莱勒,是Buzzfeed的董事会主席。两位赫芬 顿邮报的共同创始人创办并经营着Buzzfeed。所以,两者之间的关联,也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Buzzfeed正是佩雷帝在赫芬顿邮报时的一个实验 创意。
没有佩雷帝,赫芬顿邮报会不会有今天的成功,我不知道。但是,没有赫芬顿之旅,佩雷帝没有经过博客们对他的煎熬与压榨,他的成功决不 会如此快捷与到位,这个IT小子对于新闻与博客新闻网站的理解,决不会有今天的境界。赫芬顿邮报目前展现出来的“病毒”新闻特征与技术导向特质,毫无疑问 包含着佩雷帝的巨大贡献。而在赫芬顿邮报的学习与积累,也使他有机会迅速地站到赫芬顿的肩上。
从外表上看,赫芬顿邮报与Buzzfeed几 乎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网站,一个比较严肃、主流,一个比较轻狂、非典。其实,Buzzfeed只是在各个方面都更为激进、走得更远一些而已。在强调整合、强 调UGC内容(博客)、强调互动(社区体验)、强调分享(重视社交网络病毒传播)、强调原创几个方面,两者的差异只是五十步与百步的距离。似乎赫芬顿邮报 在原创方面强过Buzzfeed,但是,2014年纽约时报的创新报告,正是由Buzzfeed而不是由赫芬顿邮报独家首发的。Buzzfeed也象赫芬 顿邮报一样,拥有一支来自顶尖传统媒体的职业记者编辑“梦之队”。
十分有趣的是,纽约的“硅巷”(Silicon Alley)在打造新媒体方面的成就,一点儿都不逊色于旧金山的硅谷(Silicon Valley)。这种集群效应的产生,纽约的财经、金融、科技、艺术博客们居功至伟。
我 本人曾经硬着头皮看了两个星斯的Buzzfeed,每天看,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试图闹明白这个网站究竟是怎么玩的。这是为千禧一代制作的网站,我这把年纪 的大叔要消受实在勉为其难。但是,Buzzfeed的各项统计数字明摆在那里,让你不能不对大叔肯·莱瑟和小伙佩雷帝的成就称奇,并好奇地琢磨他们究竟是 怎么做的,有些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Buzzfeed超越了赫芬顿邮报,就目前的势头看,彻底甩下赫芬顿邮报,需要的也只是一点点时间。而赫芬顿邮报还不满十岁, 新媒体上的地标性建筑,切换得有多快。
吃透博客赫芬顿邮报的技术小子佩雷帝用技术与算法战胜赫芬顿邮报,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当然,在这场零和游戏中,他们都是赢家,他们之间的竞逐越激烈,他们赢得越多,分得的蛋糕份额越大。输家,另有其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晴蜓点水似地说的六位美国博客,用我们的中国标准,全部曾经是“自媒体人”,除了麦特·德拉吉好象总也长不大之外,现在,全部都不是“自媒体”了。虽然他们还在写博客。他们都是卓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企业家,改变了或者正在改变新媒体版图的人。对于我的观点“如果自媒体做大了,他们就不再是自媒体”,他们的故事,都是很好的支持。这也是我断定吴晓波频道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赫芬顿邮报的出发点。通过上面的叙事,你还会认为这样的判断只是信口开河吗?当然,你把它理解为美好的祝福,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自媒体的中国故事与博客的美国传奇,让我们对新媒体的未来,充满了好奇与憧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新媒体观察》所有文章均为 @ 杰罗姆i( Jerome Sun )原创,谢绝未授权改编。转载务请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