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集散文

我的语文老师

2017-11-23  本文已影响103人  王小唐

作为一个农民的女儿,十六岁初中毕业考上师范学校的时候,是相当荣耀的。当年我们那所乡中学500多名学生中,考上这第一志愿的,仅我一人。我的那些同学们,有的去念了中专,有的去念了风险很大的高中,更多的,此生再也不会有念书的机会,或学手艺,或回家务农。今天看来学手艺或务农比我这个当老师的滋润得多,但当年,那份骄傲可是人人歆羡的。比我更骄傲的,是我的父亲。他特意杀了一只羊,请来了小学和中学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以一个农民的最高礼仪来感谢为他培养出优秀女儿的老师们。当腼腆的我端着酒杯站在饭桌旁时,第一次明白了敬重的含义。

今天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事情又历历在目了。

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吕凤英。她是一个特别和蔼可亲的老师。见了所有的人永远都是笑眯眯的,虽然身为校长夫人,却丝毫没有架子。你可别嗤之以鼻,想当年,八九岁的孩子,见过的最大官不就是校长么?校长的夫人,了不得啦,可她居然是我们的老师,居然成天和我们笑,现在想起来都是幸福的。我的爱学习,爱写点东西,固然是天性使然,可与吕老师的及时鼓励也有着莫大的关系。记得二年级时,语文课本有一课叫《养兔日记》,如果你是70后,也一定记得这篇课文,那时的我们没有课外书,没有辅导班,唯一的读物就是课本,我记得我和表妹曾在放假的时候比赛背课文,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不带停顿的,一气呵成,甚至还背了生字表。唉,匮乏的年代,成就了我的惊人记忆力啊。再回到我的《养兔日记》。学完了那课的时候,吕老师布置大家回家写一篇日记。各位,在此之前,我可是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文学创作啊,所以有些发愁是难免的。回家后只好请教我小学没毕业的父亲,父亲是我很佩服的一个人,今天看来,他也是我文学的领路人,在他的指点下,我很顺利的完成了处女作。第二天,吕老师当众表扬了我,只表扬了我一个人,并且高声朗读了我的小日记。那天,得意的我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爱好文学的种子  ,老师的一次次鼓励就是催生它破土而出的暖阳。在它的照耀下,我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地成长着。

很不幸的,好多年前,吕老师就罹患癌症去世了,我的感恩已无处寄托,唯有更加努力方不负恩师的拳拳器重之心。

上初中后,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郝忠良老师。不用说,他也是一位语文老师。那时候,我还是那个别人家的会写作文的孩子,老师很看重我,甚至,在我毕业的时候,他要去了我所有的作文,要给学弟学妹们当范文看。这对我是多么大的鞭策啊,如果不好好写,怎么去见郝老师?更何况,我听说郝老师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于是,他直接升格成为了我近在咫尺的偶像。

这么多年了,我没有去见过我的郝老师,其他的那些关系一般的老师倒是或常见或偶遇的。郝老师,我想,我有面目见你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了。这条路,我又走上来了,虽然难,可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是个肯认输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