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威后为何不在楚宫时就将芈月斩草除根?三点原因
论起芈月的黑粉来,威后排第二,恐怕没人敢排第一。
威后到底为什么恨芈月?
这就要说到芈月的出生,芈月还未出生就被唐昧预言是霸星,日后必将主宰天下。
威后作为后宫之主,彼时儿子已被立为太子,乍然冒出来一个霸星,肯定会对自己儿子的皇位造成威胁,所以,为了帮儿子维稳江山,威后自然得将这个竞争对手除之而后快。
后来芈月出生,竟是一个女胎,威后松了一口气,但誓言并没有完,如若是女胎,利主别国,对于楚国,更是灭国之灾。
这也是威后为什么明知芈月是女娃,无缘王位还要忌惮仇恨她的缘故。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威后对芈月已然恨之入骨,为何不干脆在楚国时就将她赶尽杀绝呢?
如此一来,芈月日后也就不会抢了芈姝的江山了。
其实,威后之所以对芈月手下留情,有三点原因。
首先,根据原著小说中所言,威后曾在威王跟前发过誓,以后绝不会残害他的子嗣。
看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了,像威后这么心狠手辣,杀伐决断之人,还会害怕誓言吗?
没错,对于性子强横之人,确实不会顾及什么誓言不誓言的,自己先痛快了再说。
只是,自从威王去世后,威后已经贵为太后之尊,后宫已经没人能够与她抗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日子事事顺遂,且芈月对她已经没有太大的威胁,所以何必为了自己心头的那一点子厌恶,去冒违誓的风险。
毕竟,在当时,楚人信巫重神,一旦发下誓言,如果违背誓言,是会遭到报应的。
其次,威后之所以不对芈月赶尽杀绝,也是来源于她骨子里的自负。
她觉得自己已是后宫掌权者,弄死芈月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随时都可以除了她,而且对一个人最狠的不是立刻杀了她,而是留下来慢慢折磨她。
就像是猫捉老鼠一样,有很多小猫逮到老鼠后为什么不立刻吃了它,无非是为了让老鼠陪它多玩玩,喜欢看到猎物在自己爪牙下,惊慌失措的模样,体会折磨的快感。
而威后的心理就与猫的心理如出一辙。
至于芈月,在威后眼里就是一只被自己关在笼中的老鼠,想让她什么时候死,还不是动动手指说句话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是,她认为自己是上位者,对于自己讨厌的人,在宫里应该也没多少人敢跟自己作对去维护芈月。
加上后宫险象环生,得不到庇护和指引的孩子必定步步维艰,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恐怕不用自己亲自动手芈月也活不了多久。
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威后太自负了,她低估了芈月生存的意志。
最后,威后没有对芈月赶尽杀绝,还有一个原因是,芈月拿她的女儿芈姝做保护伞。
威后这个女人确实心狠手辣,但不可否认她也是一个好母亲。
每次威后为难处罚芈月,芈姝都在旁阻挠,威后又爱子心切,拗不过自己女儿。
殊不知,就因为威后对女儿的溺爱,反倒是给芈月赢得了一线生机。
▼
说穿了芈姝最后的悲惨结局,与自己母亲威后脱不了关系。
威后从一开始对芈月采取的措施就不够妥当。
对待芈月这个强劲竞争对手,最恰当的做法就是:要么狠到底,要么善到底。
如果选择狠的话,就不要管什么誓言不誓言,报应不报应的,直接斩草除根,免得夜长梦多。
如果选择善的话,一来,要么将芈月收为养女,对芈月好一些,就当是为了给芈姝日后增加一个左膀右臂。
二来,要么就成全芈月和黄歇,如此一来,芈月日日在她眼皮子底下又能翻得起多大浪花。
归根究底,威后在处理芈月这件事上做得太过拖泥带水,狠又不够狠,善又不够善,这才给自己女儿芈姝留下一个大祸患。
与威后相比,甄嬛对待自己的强劲竞争对手端妃做的就要明智多了。
在纯元故衣事件之前,其实甄嬛一直都不知道端妃是在利用她铲除华妃。
后来误穿纯元故衣被皇上禁足之后,甄嬛才恍然大悟,端妃为何会无端帮助自己。
起初知道自己被人利用后,甄嬛自然也是十分气愤的,可是之后从甘露寺回宫,重新组建团队宫斗时,甄嬛仍能隐忍心中不快拉拢端妃。
明明端妃利用过她,甄嬛为何还要拉拢她?
其实这就是甄嬛的聪明之处,端妃作为一个势力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既然不能除掉她,那还不如为自己所用,以免日后被自己的竞争对手收纳,反倒会对自己是一个大威胁。
同理,如果威后能够像甄嬛一样,对芈月采取拉拢安抚的策略,想必也就不至于将芈月逼得狗急跳墙,最终适得其反抢走了自己女儿江山。
一个人的眼光和格局,会决定你能走多远以及走得多好。
威后自己心胸狭窄,目光短视,所以将芈姝也教成了一个后宫傻白甜,孩子没培养好到罢了,还给她埋下了一颗致命的雷。
实乃可悲可叹。
★作者简介:新晴,90后作者,品经典老剧,看万象人生,愿历尽千帆,归来阳光万里。
关注微信公众号:余新晴,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