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孩子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蝉衣cy

去年八月份我产假结束返回工作岗位,为了让我能继续上班,妈妈主动提出来福州帮我带小宝。近古稀之年的妈妈就这样一力承担起白天独自在家带孩子的重担。

白天,老人家既要带宝宝,又要做家务,很辛苦,为了分担妈妈的工作,我和老金竭尽我们所能的安排好时间,尽量每天晚出门,早回家。

老金原先的工作地离家还算近,所以每天中午他都会在单位食堂吃过午饭,十二点钟左右回到家,回家后立即接过宝宝,让妈妈有时间弄自己的午饭,中午一点来钟,妈妈照顾宝宝睡觉,也让老金睡会儿午觉。

下午四点半是大宝幼儿园放学的时间,老金会抽空从单位赶到学校,把大宝接回家,如果单位的事情忙完了,老金多半就会待在家里,无需再返回单位加班。而我每天下午下班转三趟车,到家差不多要到七点钟。基本上,一到家我就把小宝接手过来,先喂她吃晚饭,然后给两个孩子洗澡,接着陪他们玩一会儿,然后再挨个送上床。

这就是我家这七个多月来的互助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在老金单位搬迁离家更远后被打破了。首先老金中午没办法回家,晚上也无法接大宝放学,只好委托大宝的姐姐每天把他接她家,我们下班后再去她家接回孩子,通常我们集体到家都要超过七点。

这就导致老妈一整天,从早到晚都要一个人承担所有人事情。老人独自一人带孩子,可想而知是枯燥寂寞的,老金说,他以前每次四点半接大宝放学,到家楼下,抬头总能看见妈妈抱着小宝在阳台张望,我想她每天最期盼的应该就是我们能早点回家吧。

老金正式在新职场上班的第一天,因为加了会儿班,比正常下班迟了半个小时,加上晚高峰路上拥堵,待接到大宝赶到家已经超过七点半了,车刚停好就接到妈妈的电话,电话里她语气焦急,问我们怎么还没回家,我说马上就到已经再楼下了。

回家后,跟妈妈解释了情况,依照现在的情形,往后我们回家再也无法像之前那么早了。也许是有了心理准备,少了期待,第二天,虽然我们到家的时间同样超过七点,妈妈的脸上少了焦虑,多了笑容。

而今天,因为宝的爷爷奶奶们搬家,我们去接大宝的时候,顺便帮忙搬运东西,耽搁了两个小时,虽然我提前打电话通知了妈妈,到家后,还是感觉到妈妈的沉默和疲惫,我想也许她真的很累吧。

经历着这些事情,我没有让自己掉进惯性模式里,比如懊恼上班制度,埋怨交通状况,抱怨生活不易,纠结妈妈的劳累……

因为如今的我知道,这一切都不是我能左右的,我不应该把能量消耗在无谓的精神损耗上。我们夫妻俩已经拼尽全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承担我们所能承担的,没有偷懒没有逃避。

也许,我该和妈妈谈谈,如果现在的状况她无力承载,我就辞职自己带孩子,毕竟老人家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我会让她明白,有得有失,工作和赚钱,跟她与孩子比起来,并没有那么的重要。

老人与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