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名胜艺海艺术之家

太原:三座殿堂拼凑的“奉圣寺”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9人  2018栏杆拍遍

         本文为“太原:“晋祠”深度游(3)

         奉圣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国家AAAA级旅游区“晋祠景区”的最南端,全称“十方奉圣禅寺”;该寺最初是唐高祖李渊为唐代开国功臣、鄂国公尉迟恭(字敬德)所建造的别墅。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尉迟恭为超度众生,便将自己的别墅捐献出来,改为寺庙,名为“十方奉圣禅寺”,又名“释迦厂”。

         奉圣寺自建成至今已有1392年的历史了,其间屡废屡兴、历代均有修葺,但在上世纪所有地面建筑已经被毁坏殆尽。现有的寺内建筑均为1985年由山西境内其他寺院迁建而成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原为“晋祠”大门“景清门”)、过殿(原为山西汾阳县三泉镇平陆村的“二郎庙”)、大雄宝殿(原为太原南郊马庄“芳林寺”的大殿)。由于奉圣寺是由三座殿堂异地拆迁而成的寺庙,并非按原寺庙规制复建的,因而成为晋祠众多古建筑中的特例。

        下图、“十方奉聖禅寺”山门,此门原为晋祠大门。名为“景清门”,1981年復建奉圣寺时,移来此处作为山门。

                     对联:山環水繞無雙地      神樂人歡第一區

下图、山门内左侧的“哼将”郑伦

下图、山门内右侧的“哈将”陈奇

下图、奉聖寺简介

下图、这是山门内右侧右手持长剑的不知名护法神将。

        自唐代之后修建的寺庙或祠堂,多以唐代名将尉迟恭(敬德)和秦琼(叔宝)为左、右门神,但这座奉圣寺前身为尉迟恭的别墅,由尉迟恭为自己别墅改建的庙宇当门神,似乎有点费解,况且尉迟恭使用的兵器也不是剑。

下图、这是山门内左侧的不知名护法神将,双手持剑,也不是秦叔宝的使用的兵器。若有当地朋友知道这两位手持宝剑的门神是谁,请留言相告,先此感谢!

下图、这是进入山门殿后第一院落中左、右侧廊内的碑碣,由于隔着木栅栏,无法拍摄碑碣细部。

下图、这些碑碣原来是石刻本《华严经》,此为简介

下图、这是进入寺庙后的第一座殿堂:过殿,无匾额。殿前的古柏树树龄大约有千年左右了,据说是唐代名将尉迟恭亲手所植。        对联: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咲开天下古今愁

下图、经查阅资料,这座三开间的“过殿”,原名“二郎庙”,是1981年復建奉圣寺时,由山西汾阳县三泉镇平陆村迁来的。现殿内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尽管身上的金装已经剥落很多,依然笑得灿烂。

下图、这是殿内右侧的护法天王画像(左)和三尊罗汉立像。应为四尊,因木栅栏遮挡未拍摄到。

下图、这是殿内左侧的护法天王画像(右)和三尊罗汉立像。

下图、这是“过殿”的后面,

            对联:自奉圣奉建初唐便来这奉圣寺中时时奉圣     唯西山西道雪岭宁拾此西山脚下面面西山

下图、这是奉聖寺的最后一座大殿:大雄宝殿     这座大雄宝殿原是位于太原市南十五里处的马庄明代“芳林寺”的大殿。芳林寺创建于宋熙宁二年 (公元1069年),当时此寺被称作太原城南“第一胜景”。元末时遭受很大破坏,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七月,僧悟宁加以重修,并建起了大雄宝殿、钟鼓楼、碑楼。清顺治年间又增建洞阁。1948年被阎锡山的军队拆毁了一部分。芳林寺是太原市著名的绿琉璃瓦建筑群,大雄宝殿的“狮象宝屏”、山门抱叉墙上的“团龙”,都是明代的琉璃艺术杰作。1981年奉圣寺復建时,将此殿迁建于此。

下图、大雄宝殿内的主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下图、这是殿内右侧的地藏王菩萨坐像和左右胁侍闵公和他的儿子道明

下图、这是地藏王左侧的五位阎王坐像,因木栅栏门妨碍,还有五位阎王未拍摄到。右侧立者为地藏王胁侍闵公。

下图、这是殿内左侧的观音菩萨坐像和善财童子(右)、小龙女(左)。

下图、观音菩萨左侧的“迦诺迦伐磋尊者”(右2)等6位尊者,因为此殿不开放,无法拍摄完整的画面,

下图、这是在大雄宝殿台阶上拍摄的奉聖寺北面的舍利塔,正在维修之中,暂不开放

下图、这是奉圣寺隔壁的“浮屠院”旁门,因院内的“舍利生生塔”正在修缮,故大门紧闭。

下图、这是修缮完成后的“舍利生生塔”。此照片来自博友的游记,特此感谢。

                                                      关于“舍利生生塔”

        舍利生生塔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内奉圣寺寺北的浮屠院中。据传: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其骨灰形成各色晶莹的珠子,即“舍利子”。其中一粒埋于此塔下,清乾隆年间重建此塔时,发现有许多舍利子,当初一粒变成如今的千百粒,于是将此塔称为“舍利生生塔”。

         此塔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9—604年),宋代重修,到清初已毁塌严重。奉圣寺和尚善修决心重修,他化缘到资金后,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重建。此塔是中国清代砖塔中的佳作, 塔高三十八米,八角七级,玻璃剪边,轮廓秀美,挺拔壮观。塔内设螺旋蹬道可登塔顶,每层塔设四门八窗,凭窗远眺,晋祠内外美景一览无余。如在夕阳西下时欣赏宝塔,还会出现一天云锦、满塔光辉的壮丽景观,因此而被誉为“晋祠外八景”之一“宝塔披霞”。  在一级塔门上有杨二酉题匾“形明动化”四字(杨二酉(公元1705年-1780年)字学山,号又屯,山西太原人,清雍正年间进士,他曾于1739年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二级以上每级均有砖匾四块,共二十块嵌于塔壁上,这些匾额均系杨二酉之作。原塔内每层有佛像。《中华古塔通览》认为,晋源舍利生生塔,虽为清代建筑,但却为清代砖塔建筑之精品,况其历史悠久,又有佛舍利之圣物,以其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故列为“中华名塔”。

           全文完

         请看下集:太原:晋祠深度游(4)        关于尉迟恭,请看本博客专文

原题:(原创)太原奇庙:三座殿堂拼凑的奉圣寺    2015-04-14 15:25   发表

2018.12.31   阅读(761)| 评论(2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