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作,我选择做“游侠”,而非“大侠”
【1】
曾几何时,我和很多人一样,对于工作抱有这样一种憧憬: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能,在公司里步步高升,最终出人头地,然后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那感觉真叫一个爽!
(或许,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梦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变得越来越成熟,终于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其实是好傻好天真,too young too simple,always native。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郭靖郭大侠的,那样的成功概率实在太小;而且,要想为国为民,行侠仗义,也并非只有做大侠一条路可走,像陆小凤那样做个游侠,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且身无所羁,来去自由。
可惜的是,想明白这个道理,我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其间思想上还经历了两次转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5628269/18fbfb8b0087ea5e.jpeg)
【2】
第一次转变,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央企内谋职,属于不折不扣的体制内一员。
对于这份工作,我的长辈们每个人都非常满意,纷纷庆幸我找到了一个铁饭碗。
对于他们这代人而言,似乎没有什么事能比找到一个铁饭碗更为重要,找到了铁饭碗,也就意味着这辈子不会再有下岗之虞,失业之险。
这种想法,打个比方,就好比他们认为你只要加入丐帮就已经很好很OK了,至于你是做一个五袋弟子,还是做一个八袋长老,那就各安天命了。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这件事,也不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换位思考,他们这样想,其实也没错,只是境界有点low,因为那时的我,想的恰恰是如何当上八袋长老,乃至丐帮帮主。
然而,几年之后,我却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实:
第一,并不是武功高、能力强,就可以当上八袋长老的;而且,现存的绝大多数长老们,其武功也是不值一哂的。
第二,长老之上有帮主,帮主之上还有朝廷,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自由,充其量不过是一群高级马仔。
第三,最关键的是,无论是长老,还是帮主,合法年薪最高也就百万软妹币的水平,与外界相比,毫无任何竞争优势可言——而这,恰恰也是最最让我震惊的一点。
思虑再三,我最终决定离开体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5628269/7b5d698c2a2e3bd9.jpeg)
这一次,父亲没有像当初那样阻拦我(记得报考本科专业时,他逼迫我选择了理工科专业,理由是“有一技之长,容易找工作”。为了不挨揍,当时的我只能忍气吞声,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至于他不阻拦的原因是什么,我不得而知:
有可能是他认为我已经成年了,应该尊重我的选择;也有可能是他知道自己老了,已经不是苦练MMA多年的我的对手了……
【3】
第二次转变,从公司品牌到个人品牌。
刚离开体制那阵子,我的想法还是停留在要入职一个大公司,最好是世界500强之类的层面——那样的话,会倍儿有面子。
现在想想,这种心态,很像一些名门大派的弟子,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今日我以XX派为荣,明日XX派以我为荣。”
结果呢,运气好的话,可以混成“武当七侠”,若是运气不佳,就只能混成“青城四秀”了。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搞清楚公司品牌和个人品牌之间的关系。
而我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缘于一次互联网讲座。
当时,主讲人侃侃而谈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从体制内的高中教师,到体制外的自媒体创业者,再到金融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的创始人,他的许多观点都给我以强烈的震撼。比如:
自媒体时代,一个人就可以是一家公司,一个人就可以连接各种资源;
你所有的努力,究竟是在巩固公司的品牌,还是在树立个人的品牌;
个人品牌的价值,在于输出专业,输出价值观,输出思考洞见,输出生活方式;
……
于是,从那时起,我再次选择了离职,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一家量化对冲基金创业公司。
![](https://img.haomeiwen.com/i5628269/22fcacad8fa11d6d.jpeg)
【4】
同样是侠客,郭靖是典型的大侠,肩负的责任很重,要操心的东西也很多;陆小凤则是独来独往的游侠,自由洒脱,无拘无束,没有那么多的责任负担,却依然可以侠行天下。
所以,经过多番尝试之后,现在的我也隐隐然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工作状态——不妨称其为“游侠”工作状态:
与公司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关系,目的是实现双赢;
业务开展时,纯粹以产品和服务说话,杜绝公司品牌的任何加持作用;
不推公司软文,不为公司呐喊,必要时还会全力进行个人品牌的打造。
或许对此有人并不认同,也有人无法适应,但这种感觉让我真心觉得很爽,这一切都是我喜欢的,也是我想要的结果。
武侠不是精神鸦片,说武论金听我解读。欢迎关注“Jack的修炼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