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点滴城市夜无眠成长励志精选推荐

你眼中的work,仅仅只有做工的含义吧!

2018-03-17  本文已影响66人  寻找不同的蜜蜂

文|寻找不一样生活的蜜蜂

你眼中的work,仅仅只有做工的含义吧!

工作变得越来越机械程序化,这真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如果这是工作的最终含义,那么阻止我们进步的只有我们自己。

1/ 繁忙的一周

上周可谓繁忙的一周,一天中同时进行三个项目。对着本子上的list,记录项目的进行程度;后台程序的运行,手中对模型进行简化;另一个窗口粘贴结果到PPT,调整图的位置并给予分析和建议。

这一切,是我上周的工作状态。新的项目不知不觉又添加到计划中,感觉总是马不停蹄,机械化地出着报告,检查着报告,直到最终看着报告点击发送,心理长舒一口气。

一周之内提交三份报告,新的报告又在撰写的路上,总感觉自己是报告制造者,不停地生产着报告。

忽然脑中浮现工作的英文单词,work,工作,做工也!机械地做着工作,不带一丝表情。这个现状就是我所期待,所向往的吗?

我想工作不单单只有工作的含义吧!至少,不在这个高度范畴。你一定觉得我很幼稚,居然用有道词典查看这个单词。

确实,我就是这么做了。我打开有道词典,眼前的一幕让我陷入了深思。

你眼中的work,仅仅只有做工的含义吧!

注意,work还有产品,著作和作品的意思。这或许,是我完全忽视和看轻的。

也就是说,如果把工作仅仅简单视为工作,那么毫无疑问就是做工,机械地重复同样一件事情,缺乏激情和挑战,直至乏味。

但是,如果把工作视为作品,那么这个意义将变的非凡。拿做工的心态对待作品,那简直是暴殄天物。这样顶多算是物品,离产品差距悬殊,就别提作品了。

既然,是作品,那就必须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拿出先让自己满意,然后才能打动客户,赢得信任和赞同的作品。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创新?这似乎不容易。首先,先看个例子,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2/ 货币的发展历程

大家都知道,在远古时期,打猎的远古人如果想吃到鱼或者用到新的生产工具,唯一能做到的事情就是以物易物。

比如,一只鹿换一把斧头或者10条鱼。但是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出现需求不对等的情况。这样就抑制生产力的发展,不敢打太多的活物,容易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期货币贝币产生了,很好解决需求不对等情况。这样大家可以不用担心打的东西会坏,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可是,贝币也存在很大问题,就是会出现钱少物多的情况。因为,贝壳的产生受大自然制约而非人。因此,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生产力又受到制约,怎么办?

紧接着金属货币登上历史舞台,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交易频率,促进商业发展。可是,金属货币却为何又消失了?

当面临国与国之间交易,运输货币成了非常麻烦和不安全的事情。因此,发展到今天,我们用的纸币。

或许,按当今货币的发展趋势而言,数字货币,就在不远的将来。每次货币的更新,都伴随着巨大的经济繁荣发展,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你眼中的work,仅仅只有做工的含义吧!
3/ 创新的核心是经验叠加

历史讲完了,我们知道了货币的发展历程,这对我们自身而言,提高创新有什么指导性意义呢?

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达:

经验1+经验2+经验3+…+经验N=创新

矛盾出现,经验的叠加促进了事物迭代的速度,加剧了创新的可能。

那么,这个如何在工作中体现?

就拿出报告来说,其实,出一份高质量的报告需要很多经验和能力的叠加,不单单是出报告那么简单。

不要太小看PPT了!

对排版设计的精确把控,对色彩搭配的敏感程度,对问题分析的逻辑思维,对客户需求的精准解读等等,太多的经验汇聚造就一份专业高水准的PPT

因此,在今后的报告中,多去思考如何将这些经验转化融合到PPT作品中,那么工作才变得具有创造价值,而非做工。

其实,工作=作品,只是你没发现而已。


您现在的工作是机械地完成,还是创新地出作品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