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那件你一直想去做的事情,到底什么时候做?

2020-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Alina霖子

1

最近越来越多人问我关于“行动力”的问题,他们看到我冒出一个想法之后就立刻执行落地,在大家都还在犹豫、纠结、不知道从何开始的时候,我已经在做这件事的同时还在做其他的事情了。

比如,我在2017年1月份完成了婚礼,2017年3月份突然想要出国移民,2017年5月份我已经在新西兰开始念书了。从冒出想法到辞职出国,我只花了两个月。

比如,我在2018年3月开始做兼职工作,2018年6月开始全职实习,2018年9月拿到工作offer,在2018年10月就提前三个月毕业,递交了技术移民申请。从确定一份可以移民的工作,到申请技术移民,我只花了半年,这期间我还在念书,还没毕业。

比如,我在2019年底接触到教练技术,并且想把它作为自己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2020年1月份我正式开始学习,2020年2月份我已经开始每周固定接收费客户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已经教练了30多个客户。

比如,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线上课程开始火爆起来。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2月19日和乔姐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拍即合准备做线上课程,一周后2月25日,我已经把课表、海报、试听课内容全部准备好了并且开始招生了,3月21日我的第一次九天线上课程就结束了,并且收获了一波好评。一次做线上课程,从冒出想法、计划执行到课程结束,一共31天。

比如,社群运营现在已经是一个新兴的“职业”了,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超级个体的崛起,新的职业也应运而生。实践岀真知,在别人还在烦恼微信群太多的时候,我已经意识到社群的力量了,并且用三天时间建立了【副业共创】的社群,收到了30多个愿意分享的小伙伴的登记,确定了群内10名志愿者讲师的时间安排、海报制作和宣传。


现在遇到人问我:为什么行动力这么强?我会反问:为什么想到了不去行动呢?

你在担心什么?你在恐惧什么?你自己真的知道吗?

是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失败了怎么办?担心会半途而废?担心自己能力不够?

可是,你要知道:无论你做得怎么样,总有人会不喜欢你;失败了不会死,你也不会一无所有;半途而废很正常,说明它不适合你;你的能力永远都不可能够,因为永远有比你厉害的同行。

你一直在给自己画圈圈,把自己限制在各种各样的圈圈里,嘲笑那些在圈圈外到处乱跑、撞的头破血流的人。突然有一天,你发现那些圈子外到处跑的人他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他们朝着那个方向越跑越快、越跑越远,而你已经看不到他们的背影了。

当然,这个时候你可以安慰自己,你就是喜欢圈圈里的生活,不会跌倒、不会流血、不会被嘲笑。你不仅给自己画圈圈,你还开始给别人画圈圈,给你的孩子画圈圈。不过,如果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你也不会看这篇文章了。

2

其实很多人的行动力是很强的,他们只是不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对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并不清楚,对目前脑子里一直想做或者在做的事情产生怀疑。

昨天我遇到一个特别优秀的客户,工作上是个全能多面手,但是公司给的平台和机会不够好,她就一直在想是不是应该跳槽,还是应该重返校园去读MBA。

后来谈到她理想的工作,她说是长期的、自己可以掌控的、不受老板动摇的,并且提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管理,领导力很强等等。我就给了她一个直接的反馈:你想要的并不是一份工作,而是属于自己的事业,既然你想要创业,为什么你还在纠结找工作的问题呢?

一个问题,让客户瞬间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剧本和思维模式。

很多人的内心其实都是有光的,他们知道自己想要走向光明,只是这光亮在心中忽闪忽灭,即便知道方向在哪里,也害怕还没走到,光就熄灭了。

然而,其实在你朝着光走去的时候,你会看得越清楚,心中的光会越来越亮,你也会越来越坚定。


可能有的人会说,我没办法创业,因为我有房贷,经济压力很大;我没办法重返校园,因为我还要工作。可是,谁告诉你创业一定要辞职?谁说了读书一定要全职?

做教练越久,越能看得清楚许多人的一种模式,就是给自己设限

读MBA提升学历是这个客户一直想要去做的事情,其实跟工作或创业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我特别想说,如果一件事情你已经反反复复想了好几年了,它一直就像心头的一只蚂蚁,你的生活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你都会心痒痒地去想这件事,那你就应该马上去做,尽早地去尝试、去完成心愿,而不要让一件本来可以让你快乐的事情,变成你人生中一个永久的遗憾。

3

我今天又遇到另一个客户,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特别爱好时尚和服装,自己经营淘宝店卖女装,做了三年,一直想要开一间工作室,却一直在犹豫。淘宝店开得不温不火,一遇到客户刁难就想放弃,放弃了一段时间又想开始。她找到我,问我她应不应该继续做淘宝,有什么她更适合的副业可以做。

我看了她的luxx profile 16项动机图谱,发现她最高的两个值是地位和认可。也就是说,她安稳清闲的本职工作没有办法满足她对领导力和高标准的追求,但是她的安宁值又很高,不可能辞职。所以,这样的人她会一直去寻找其他的副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权利、地位值很高,所以能力特别强,做事情是肯定可以做到很好的,但坏就坏在认可值也特别高,遇到一点点别人的质疑就会感到受了特别大的打击,会失去动力。

我结合了她的图谱,直接给了她答案:淘宝店要做,而且还要尽力做得很好,去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喜欢,这样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会做的更好。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让你的生活过得满足而快乐。但是这个过程中,你会因为别人的一点质疑就很受打击,你必须意识到这是你的认可值在起作用,你要刻意去削弱它对你的影响,这样才能坚持做下去,去实现良性循环。

我很少在教练的过程中直接给客户答案,因为我无法通过一次教练就完完全全了解一个人,没办法替任何人做决定。但是结合luxx profile 16项动机图谱,就可以很清晰得看到客户的行为模式,她做事情的驱动力,她的优势和短板等等,再去结合教练的工具,客户提到的问题和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教练的内涵是相信:“每个人都是解决他们问题的天才,每个人都已经拥有了脱离困境的全部资源和能力。” 所以在做教练的过程中,我一直坚信每一个客户都是可以解决她目前的问题的。而实践中我也发现,其实每个人真的内心里都特别清楚,只是他们总是希望借外力再去推自己一把,给自己一些肯定和力量。每一次教练过程,其实我都是在做这样一个推动力而已。

通常,在我去行动之前,我会考虑三个问题:

1、这件事如果现在不去做,会怎么样?

2、这件事如果做了,我可以收获什么?

3、这件事如果做失败了,会怎么样?


我的答案往往是:

1、这件事如果现在不去做,会怎么样?

--如果现在不去做,我就会永远得不到我想要的生活;

--我就会落后,跟不上新知识的发展;

--我就会错失一个绝好的机会;

--我就会永远不知道这件事背后的原理

2、这件事如果做了,我可以收获什么?

--如果我去做了,我就不会一直想着这件事了;

--我就可以认识一大堆有趣的人;

--我就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就能进入这个圈子

3、这件事如果做失败了,会怎么样

--反正不会死

简而言之,就是利弊得失写下来,马上就会一目了然。如果只是用脑子想,永远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人生不就是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失败,然后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再去升级打怪么。用游戏的心态去过自己的人生,会觉得每一次尝试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