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会员优秀文集中华文学优秀作品荟萃

【九洲芳文】风月宝鉴

2020-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山刍荛

《红楼梦》中贾瑞贪恋凤姐美色到了不可自拔的程度,在五次三番被戏耍之后,依旧贼心不死。

命悬一线之际,破足道人送了他一面“风月宝鉴”,千叮咛万嘱咐只可照他的背面。结果众所周知,贾瑞沉迷在正面不可自拔,最终丢了性命。

网图侵删

倘若贾瑞能按照破足道人的嘱咐行事,只需三日便叫他好了。谁知他“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唬的连忙掩了并且破口大骂。

再瞧正面却是他朝思暮想的凤姐的身影,兴喜之余,将破足道人的叮嘱抛之脑后。一而再,再而三,只图一时欢愉。

何故?

欲也!

风月宝鉴的正面满足了贾瑞的色欲,但它展示的何尝不是每个人心中的贪欲?当人沉迷在自己的欲望之中,不断地索取,久而久之,岂能没有祸患!

而反面令人憎恶的骷髅才是生的通道,才能绝处逢生。只可惜谁又能真正的从容面对?见一面便唬的不行,何况还要连照三日。

深思之下,细观骷髅,才能正视己身。但是大多数人要么不愿正视,要么正视之后反而丢掷一旁,不作理会。

《老子》有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祸害过失正是来自于自己的不知足,自己毫无节制的贪欲。所以要懂得知足,唯有如此方可常足。

饥饿难耐之时,想着有个馒头吃便好。稍微缓解,又想着能再来份稀饭配个咸菜不是更好?待不再为饥饿发愁之时,自然又想着美味佳肴,山珍海味……。欲望,便在一步步中日益膨胀,早已忘记当时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

人非圣贤,岂能无欲?

既然每个人都有欲望,而且与生俱来的天性,又该如何应对?

《老子》亦有云:“化而欲做,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认为万物生长的过程中(人的成长中)都会产生欲望,而我们需要做的是用“质朴”来镇压,时刻要有一颗朴素的心,如此欲望才会减少,甚至消失。当欲望清除时,内心自然清净。

当然《老子》并非要人一定做到“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彻底的断绝自己欲望。他提倡的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断的减少,循序渐进,少之又少。

这正是我们如今常提的延迟自己的满足感,从而降低或者减少自己的欲望。

风月宝鉴的背面何尝不是如此?见了骷髅,欲望全无,当欲望消失之时,已然满足,已然知足。

倘若贾瑞明白,他又岂能丢了性命!

《红楼梦》中向来是称赞佛家,道家,不喜儒家的科考。宝玉便是个例子,只要提起四书五经,便头痛欲裂。

所以破足道人,自然是精通道家,而风月宝鉴背面的骷髅便是镇压欲望的“朴”。

鲁迅先生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那么,平凡又伟大的你,敢直面风月宝鉴中的骷髅吗?

【九洲芳文投稿二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