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业教科书
2020-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雯er
最近的一点感悟,就是学习要专业,想要学习一个领域,先从读专业的书开始。
之前半年的学习经历,从工科跨到金融领域的学习,完全的小白,自学上手。10多本的金融专业的教科书,各种晦涩抽象的理论模型。第一感受,就是头皮发麻,没有之前那些社会科普的金融书有意思了,不像薛兆丰教授的《经济学讲义》那么有趣,一下子索然无味了,我真是的感觉到了理论&实践之间的差别,一下子跌入谷底的感觉,相信当我们在读任何领域的书时,课外读物和教科书的感受完全不同,心理学,金融.....皆是。
即便是头皮发麻,也是咬着牙啃了半年,不能说吃透,也是半透吧。之后又读金融类的书,很多课外读物理财书籍,经济学思维类的书,阅读起来顺畅到不行,速度快到起飞,一种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感觉,都是金融里底层的逻辑所衍生出各种花哨的运用理解,最核心最重要的原理明白了,读这些学以致用的内容实践方法论,一下子就游刃有余,也更加理解顺畅了。
于是乎,作为一个心理爱好者,之前读了很多课外的读物,最近就突然的想到,我是不是应该也从底层最硬核的知识搞起,最近往书单里添加了,弗洛伊德的经典书籍,刚读的确打击不小,阅读速度慢下来不说,阅读体验的快感乐趣也少了不少,很多文字概念需要反复来回的在脑子里捣鼓捣鼓才行,最后也未必消化。但是我相信,课外读物的趣味性可读性是帮助我们了解,培养兴趣,引领你了解入门的东西,真的想要深入去领悟学到核心关键,一通百通,是需要我们耐着性子去研读这些经典的教科书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因其本是不变的,或许有些东西推陈出新,核心围绕的关键是不会被推翻的,只是随着时间进化升级的更加适合我们这个时代需求罢了。
抱着这种读一本经典教科书顶十本读物的心态,我要开始磨性子,慢慢咀嚼琢磨啦。静心好好改造,后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