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负能量被理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负能量,正能量这个词,很容易理解,正能量就是正面的,积极的,催人奋进的,而反之负能量是让人沮丧的,阴暗面的,应该被排斥的。
我是一个有童年阴影的人,人生的第一个记忆就带着酸楚和压抑,小时候父母为了方便自己把2岁的我扔给母亲的外婆带,那时候老人已经是70多岁,身体佝偻了,为了不让我乱跑,把我困在一张靠窗的床上,南方小镇的木制小楼,总是黑漆漆的,我唯一能看见外面的通道就是床边的那扇窗,小小的我,总是很孤独寂寞地望着窗外行人,过来过往,没有人和我说话,陪我玩。
父亲定期来看我一次,其中一次的印象特别深,他穿一身藏蓝色的西服,里面是一件黄棕色的毛衣,那时父亲还年轻,头发有点长,每次来,她都会和曾祖母聊聊天,坐着吸上一根烟,看见他来,我别提多高了,以为他会带我走,可是他每次为了怕我缠着他哭闹,总是趁我不注意就走了,我知道他走了,难过得要死,闻着他剩下的烟味,一个人哭了很久很久。。。。
这让我的童年蒙上了一层孤寂清冷的底色,以至于后来人们都说我的个性有点冷,我想大概是这个原因了。
后来长大了,想起这段记忆,我试探问父母,他们为什么把我扔给曾祖母,因为我知道他们工作并没有那么忙,他们只是毫不在意地敷衍我说,那时候姐姐也还小,照顾两个孩子太累,睡不好什么的,我心理渐渐明白原来自己的父母这么自私。后来在他们吵架的时候,我也知道,原来他们很希望第二个能是个男孩子,儿女双全,曾经母亲为了让我恨父亲,跟我说,我出生的时候,父亲一看是个女孩,就负气走了,根本不管她和我在医院有没有饭吃。
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些,他们俩总是不停地吵架,也不知道吵些什么,父亲为了躲避,常常在外面不回家,总是到很晚才回去睡觉,第二天一早又去上班了,家里呢,留下母亲一个人絮叨,如祥林嫂一般,历数父亲的种种过往,用恶毒的语言诅咒他,那时总是很烦,希望早点离开家,离开神经质的母亲。
这些童年的过往,除了让我自卑,更让我感叹命运不公,加之中年婚姻生育的坎坷,更加有些宿命的味道,慢慢的我也快变成了祥林嫂,总是会跟人提起自己的童年,以及重男轻女的父母,以至于大学同学群里人人都对我开始避之不及,觉得我是个喜欢揭露家丑,喜欢自怜的怪物。
郭德纲曾经说过,对于那些不了解事实,却要求你要大度,看开的人,最好远离他们,因为雷劈他们的时候,容易连累到你,哈哈,虽说是玩笑,可是的确揭露了一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的确有很多人,对别人的苦难总是拿出一副所谓正能量的嘴脸,告诉你要积极,要克服,但这些人往往经历了一点小事,就恨不得天下皆知,要让所有人知道ta的痛是怎么痛的。
对此,我非常理解,活到不惑之年,我对人性也算了解了,自私,自恋就是人性的核心,我带着平和的心态在描述这一点,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不褒不贬,无喜无怒,因为我理解,人如草木,只不过是活在世间一个极其脆弱的生命而已,脆弱到一口水就能呛死,一口气倒不过来就能停止的生命。人和普通的动物还不同,不但要谋生,还要谋爱,因为有思想,除了生理上要吃维持生命,精神上还需要爱维持生命。
这样脆弱的生命,每个个体都是艰难前行,有时候不自私,就意味着把生的机会拱手让人,然而牺牲自己保全别人是没有意义,也绝不符合天性的。
于是我理解了人和人的爱绝不会是无条件的,人们生儿育女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路程,养儿防老也是因为人的脆弱,对老年的恐惧,希望离开这个世界之际能够有人给予温暖和照顾。
重男轻女更是现实的抉择,因为社会里,男性更加容易成功,男性更容易获得资源,那么自然有儿子的人就更加有保障,有胜算。
所以我理解了父母骨子里为什么对人生不报希望,为什么一辈子得过且过。
这世上有不少人的痛苦来源于原生家庭,来源于父母。
即便我们不能感同身受,也要抱着尊重的态度,尊重别人的感受和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