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芝兰之室,努力与之化矣
——《72堂写作课》读书笔记
与君子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那看书,就看大师级别的吧。至于能否“与之化”就听岁月的吧。接下来,梳理一下思绪,写写看后收获。
如果按部就班的系统的去讲写作,我想《72堂写作课》是首选的。正如商金林所说:“这本书一反常规,自建体系,标新立异,把文选文法,及作文教学融为一体,改变了文学文法,作文教学,各行其是,互不联缀的疾弊。”
接下来梳理一下。
日记
日记就是日日记录,把每天自己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所想都写下来。读者就是自己。所以写法比较自由。完全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看法,不受任何约束。所以也更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正好可以修缮一下自己。我手写我心,文笔也能得到锻炼。
随笔
随笔和日记,都是生活的记述。日记,是以时间为纲领。随笔呢,当然就是随时随地的记录一些生活。比如说读书的心得,见闻,对事物的感想和看法,生活上的心情起伏变化,无论是怎样的零碎的东西,都可以是随笔的题材。至于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都是不一而足,根据具体的情况不拘一格,至于长短也是随性的。所以说随笔和日记都是一样的,多写肯定对练习习作有很大的好处。对语文的核心素养也有很大的提升。比如说我们写读书笔记,对某一篇文章或者是某一本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思考多了,写多了,我们自然都能够提升我们的眼力见儿,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以及我们的解读能力。
材料的取舍
就像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老先生说的。材料不愁没有,问题是在怎样判断,怎样取舍。材料选择肯定要选新鲜的。所谓“新”,作者说大概可归纳为三种形式,“一是某种新的知识,二是某种新的情况,三是某种新的教训”。记叙文所给予读者的,无非是知识、情味、教训三种东西。材料的取舍还要看文章本身,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意思。
书中的这个例子说得很明白,他说写“月”,天文书里所取的材料和诗歌里所取的材料不同。天文学书里的“月”是知识的,它怎样生成,经过什么变化,直径若干,形状怎样,光度怎样,怎样绕着地球运转,运转的速度若干等等是适当的材料。诗歌里的“月”是情味的,或者说它如“弓” ,如“蛾眉”,或者者把它当作人, "把酒问月” ,说它在那里“窥人” ,或者把它的“圆缺”来作离合悲欢的譬喻,所取的完全是和天文学书里不同的材料。
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景物描写并不像工笔画样样都要陷入文章里面,都要刻画出来。
如何选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所谓的景,其实是情感化了的景,并非全是客观的。所以写这个景色是为了烘托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我们选定自己有益于表达自己情感的景物来写。
如何描景?自然要抓住自己的印象,各种感觉。比如说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等。我们在写景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弊端,多用了一些形容词和副词,当然,用这些词,可以让文章更有文采,但也容易让景色变得“大众化”变得“概念化”。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我们到了杭州西湖,看到西湖的景色,于是就写,“这里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这里的“太美”两个字就是概念化的。尤其是没有到过西湖的那些人,仅仅看得“太美”,两个字是无法在脑海中具体的感知到美,因为这两个字并不能形成画面感。所以得具体的去说。说西湖的水,西湖的山,西湖的人,西湖的天空……然后,读者才能够在脑子里面勾勒出西湖的画面。才能够感同身受的慨叹:太美了。
人物描写其实也是这样,不能笼统的去用一个词来概括人物的状貌,服装,表情,动作,言语,行为……刻画人物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所有的都写进去。如果去确定写什么不写什么,那就要看你想要表达这个人什么样的特点。表达这个人物什么样的品格。根据这个确定写哪个,不写哪个;哪个祥写,哪个略写。但不管怎么样都要有画面感。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我们的写作的过程里,如果遇到了一些表述无法具体真切的地方,就需要我们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辅助表达。让陌生的东西熟悉化,让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比如斯蒂芬·茨威格在《一颗心的沦亡》里写一个人思绪很乱。他写道:“他试着思考,可是思绪一团混乱,像许多蝙蝠飞成一团。”我们可能不知道他的思绪到底有多混乱,但是许多蝙蝠飞成一团,这个形象,是很具体的,我们可以在脑子里面去想,一旦想出来这个画面,我们就可以知道,他的思绪到底有多混乱。
与君子居,会不会真的就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随它。
入芝兰之室,努力与之化矣